又到一年數九寒冬,但在云南曲靖市南部的師宗縣,陽光依舊溫暖,在澄澈的藍天映照下,這片廣袤的紅土地暫時安靜下來,沐浴著陽光,汲取著養分,等待著新一年的耕耘。
忙碌了一年的彩云鎮紅土村黨總支書記邵德祥也終于可以歇一歇,拿一只方凳,享受著冬日暖陽,回眸紅土村這一年的欣欣向榮,籌劃紅土村新一年的振興畫卷。
那一年,他用腳步丈量這片紅土地
“2021年,真不平凡!”回顧這一年,邵德祥的語氣鏗鏘有力,“這一年,全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千年小康夢,圓夢在今朝;這一年,我們開啟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村容村貌日新月異;這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村民外出務工困難、村里農產品滯銷的困境,我們村的支柱產業烤煙生產實現了收購總值、收購均價、戶均收入、畝均收入等多項指標的增加。”
紅土村共有700余戶農戶,常年種植烤煙的農戶占比達80%以上。2021年,紅土村種植烤煙有5000多畝,全村人均種植烤煙收入近5000元,占人均總收入的三分之二。
紅土村雖然是傳統核心煙區,但近年來面對周邊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重點項目大量建設、勞務勞工批量輸出等新情況,煙田、煙農在逐漸流失。
“烤煙是我們村的經濟支柱,必須要穩住。”作為村里的領頭人和主心骨,在年初的村民代表大會上,邵德祥斬釘截鐵地說。
怎樣穩?在邵德祥看來,一方面,要優化計劃資源分配,讓會種煙、善管理、懂經營的煙農得到更多的計劃資源;另一方面,要提高煙農種煙效益,以精準的生產技術指導和多元的產業融合發展為抓手,不斷增加煙農收入。
思路明確,重在落實。
2021年初,邵德祥深入煙農家中廣泛聽取意見,召集“兩委”干部和黨員開會集體研究,草擬建議后與煙站共同制定烤煙合同分配方案,科學分配烤煙種植合同,得到了煙農的支持,形成了地方政府與煙草部門“雙輪驅動”烤煙產業發展的良好典范。
移栽時節,全村6000多畝煙苗剛剛在最佳節令完成移栽,正在茁壯成長時遇到了連續干旱。邵德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及時與煙站聯系,煙站第一時間啟動抗旱保苗專項行動,協調水源,組織拉水車輛,帶領煙農拉水保苗,在雨季來臨前保障了煙苗的正常生長,用行動詮釋“我為群眾辦實事”。
中耕管理時節,邵德祥買來《煙草栽培學》《煙草施肥技術》等書籍,結合實際學起了烤煙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在煙站技術員的技術培訓指導下,通過自身的實踐摸索,邵德祥逐步成長為村里的“土專家”,既種好自己家的烤煙,還帶動村民一起種好烤煙。走村串寨時,邵德祥向煙農宣傳新技術,指導煙農科學種煙,有的煙農還專門上門請教學習。
采烤時節,烘烤傳統燃料煤炭價格上漲,成了煙農頭疼的大問題。邵德祥及時聯系煙草部門引導合作社生產的生物質顆粒,加大產量,以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銷售給煙農,讓煙農得到了實惠和福利。
收購時節,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同時又不影響正常收購,邵德祥全力配合煙站推行煙農代表交售制度,走村入戶向群眾宣傳煙站陽光收購政策,讓煙農放心把烤好的煙葉交給代表去交售,減少收購現場人員聚集,保證了煙葉收購工作平穩順利完成。2021年,紅土村收購均價較上年提高6%,戶均收入增加2000多元,煙農收入顯著增加。
為進一步增加群眾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邵德祥還帶領村干部完成了3000多畝土地流轉,分別種植藍莓和香蔥。煙農不僅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取一筆穩定的地租,還可就近就地務工獲取薪金,照顧家人、打工掙錢兩不誤。今年,紅土村已實現戶戶有產業,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新一年,他用“數字化”籌劃這片紅土地
“中國煙草總公司印發《構建宜機化煙草農業標準體系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加快關鍵環節農機裝備研發推廣,推動煙葉生產向全程全面機械化升級;加大對整地、起壟等通用農機具的選型配置力度,提高成熟環節先進適用農機推廣應用水平,統籌發展適應規模化生產的大中型復式農機,重點發展適應不同地形地貌條件的實用農機以及適合山區、半山區作業的小型農機……”
邵德祥通過“一部手機種好煙”平臺,用手機打開“曲靖金葉服務號”,看著2022年關于煙葉生產的一系列利好消息,笑得合不攏嘴。同時他還得知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將在師宗縣進行智能化收購試點和“電飯煲式”智能烘烤推廣,坐在家中用手機就能全程看到自家煙葉的交售情況,將煙葉裝入烤房里“一鍵啟動”就能烤好一爐煙……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具體舉措,讓邵德祥對未來“數字農業”充滿了信心。
“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智慧農業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下一步,我們將全力配合好煙草部門,推進煙葉生產收購數字化,加大機械化裝備配套使用,謀劃煙葉產業與產業多元化的融合發展,以先進煙草農業模式帶動全村農業現代化發展,為鄉村振興做出貢獻。”邵德祥堅定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