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關鍵時節,連日來,家住湖北興山縣南陽鎮龍門河村的煙農常柱,正開著嶄新的小型微耕機在田里翻耕。
“我今年種了140畝烤煙,大多是坡田,大型拖拉機上不來,靠人力不僅效率低,請工成本也高?!背Vf,“現在有煙草部門扶持的小型微耕機方便多了,1天就可以翻耕10畝左右,實在忙不過來,還可以請合作社的機耕服務隊作業?!?/p>
煙葉種植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要求高、勞動用工多,隨著煙農老齡化加劇、青壯年外出務工增多,農忙時節請工難、用工貴成為許多煙農的煩心事。近年來,該縣煙草部門持續探索生產機械化,在冬翻煙田、煙葉育苗、起壟覆膜、施肥打藥、編煙烘烤等多個環節為煙農配備農機近300臺(套),綜合作業效率相比人工提高4倍以上。同時還依托專業合作社在機耕、育苗、移栽、施肥、采烤分級等重點環節為煙農提供機械化服務,極大減輕了種煙強度。
“雖然農機配備了不少,但大多數只適宜平壩、淌田,在高山半高山的坡田和分布零散的田塊適用性不強。”該縣煙草部門煙葉生產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望運喜說。
興山縣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的地貌特點,全縣2.55萬畝煙田有一半地處坡地,田塊分布不集中,煙葉生產農機和作業標準難以形成統一的體系,如何加大適宜山區不同地形條件的輕便、小型、多功能實用農機的引進、吸收和創新,成為提高機械化率的首要難題。
“為解決農機適用性的問題,在去年集中連片田塊進行全程機械化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再探索煙草農機農藝融合試點,以宜機化為導向,突出山地平壩和坡地丘陵煙區兩個類型區域,結合不同煙田實際建立相適應的生產標準體系,強化高效適用農機的推廣?!痹摽h煙草部門分管煙葉生產工作負責人李春節說,“既要讓土地適用農機,也要讓農機來適宜土地,因地制宜提高機械化作業率,并形成農機農藝技術標準體系,真正打通農機上山的‘最后一米’”。
據悉,今年興山縣作為全省首個行業級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進行探索,預計通過三年時間實現煙葉產業標準化生產體系覆蓋率80%以上,重點環節機械化作業率60%以上,畝均用工控制在17個以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