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稻花魚。
“政府政策太好了,幫我們協調魚苗,又不占地方養殖,放在稻田里,又得魚又得稻谷,再加上原來種植烤煙的收入,我們農民的日子真是越來越紅火哩!”近期,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羊街鄉壩木村的村民正在梯田里放養魚苗,老百姓領取魚苗的時候喜笑顏開。
每年稻谷收割后,羊街鄉的稻田就閑置,復種率低,制約了村民增收。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帶領群眾致富,積極響應政策,羊街鄉積極探索“紅米稻+稻花魚+烤煙”的產業增值模式,使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按照羊街鄉政府的產業規劃,在壩木村委會公路沿線實行羊街紅米稻和烤煙的輪作模式,由公路作為分界線,一半種植烤煙,一半種植紅米,來年又換地輪作種植,并在收完稻谷之后,在田地里養殖稻花魚,實現了“紅米稻+稻花魚+烤煙”的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產生疊加效應,提升產業效益,實現穩糧增收,廣大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2021年,羊街鄉烤煙種植面積達8070畝,種植紅米達11300余畝,煙后進行稻花魚養殖270畝,真正做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讓生態魚、優質米、清香煙成為羊街鄉煙稻漁綜合種養“新名片”。
羊街鄉政府工作人員龍婭介紹,以水稻花為食的鯉魚被冠以“稻花魚”的美稱,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同時,有利于農業生態的保護和稻田的利用。既保障了“米袋子”,又豐富了“菜籃子”;既解決了“誰來種地”,又解決了“如何種好地”的問題;既滿足群眾對農產品的需求,又不影響經濟作物的生產,還能帶動群眾實現增收致富,一舉多得。
據了解,養殖稻花魚后,可實現增值1400元/畝以上,另外也豐富了羊街鄉旅游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煙葉與多元產業協調發展,助農增收、助推鄉村振興,這也是羊街鄉全年作物長青、農民收益不斷的主要原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