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春光明媚。四川冕寧縣高陽街道辦金葉社區橫路3組村民馬輝一家正在哈哈河壩煙區的煙田里忙著開廂起壟,為即將開始的煙苗大田移栽做好準備。
“今年,我們家一共種了51畝煙,除了22畝自己的地,還流轉了29畝。”馬輝一邊放線,一邊和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宋登濤聊了起來。
如今,像馬輝這樣的種煙大戶順利開展移栽準備,讓宋登濤踏實了不少,幾個月來“穩定煙區、穩定煙農、穩定煙田”的工作有了成效。
哈哈河壩的變遷
說起全省最大的集中連片煙葉種植區——冕寧哈哈河壩煙區,在省內煙草行業那是出了名的。
“哈哈河壩過去就是一片亂河灘,啥都種不了。”高陽街道辦金葉社區和若水鎮的村民們對過去的哈哈河壩記憶猶新。
改變發生在2005年。從2005年開始,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上級部門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和不計成本地投入清理亂石拉土回填,累計整理土地6萬多畝。
原來啥也種不了的哈哈河壩,變成了萬畝連片的“金土地”,形成了“田成方、溝相通、路相連”高標準的煙葉生產格局,成為全縣最適宜種植煙葉的區域之一。如今更是冕寧縣煙葉核心種植區,也是全省最大的集中連片種植區。從當年的亂石灘,到整治成萬畝連片煙區,哈哈河壩凝聚著幾代煙草人的心血。
2021年,全國煙葉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涼山州召開,作為現場參觀點的冕寧縣現代煙草農業公園,集中展示了涼山煙區高標準煙田建設、機械化種植水平、多元化促農增收。
如今,哈哈河壩集中連片煙區,分屬高陽街道辦和若水鎮,下轄11個村(社區),8342戶農戶,耕地面積67270.17畝。
哈哈河壩煙區的隱憂
進入2022年,哈哈河壩這個名煙區卻遇到了“新問題”:
“人走地留”。因部分煙農老齡化無力繼續耕種,加之部分農戶外出務工,導致這部分土地均由農戶之間自行流轉,存在流轉時間短、土地分散、面積小、價格不統一、種植性質不穩定等情況。
“非煙爭地”。集中連片流轉,非煙產業集中地塊與煙農簽訂流轉協議,這種集中連片的租賃方式,租賃時間長、價格穩定,但種植性質的改變對煙區穩定造成較大沖擊。
哈哈煙區存在人走地流和大棚作物與煙“搶地”的現象,對煙區穩定形成較大沖擊。煙區不穩、煙農減少、煙田流失,哈哈河壩5萬畝集中連片煙區持續健康發展面臨挑戰。
“穩定哈哈河壩煙區‘基本盤’,才能為實現涼山煙區‘北拓’戰略打下基礎。”“爭地”現象,將導致煙區不穩的隱患,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鄧明飛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而涼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也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正把脈定向,謀定而后動。
“‘北拓’煙葉強基行動計劃相關事宜,要與黨委政府溝通協商形成方案,進一步整合地方政府、行業資源,切實改善‘北拓’煙區基礎設施條件。”今年春節后,州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梁輝到冕寧調研時的叮囑,至今仍在鄧明飛耳畔回響。
黨政+行業 全力落實“三穩”
在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主動溝通協調下,地方黨政給予了最大支持。
冕寧縣委、縣政府印發《冕寧縣現代煙草產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規劃方案》和《冕寧縣2022年現代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將煙葉種植納入冕寧縣鄉村振興主導產業,以“中國農業硅谷”為龍頭的“3+4”生態循環農業體系進行打造,明確了基本煙田保護制度,為穩定哈哈煙區6萬畝集中連片種植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簽訂兩級協議。3月16日,冕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及時的貫徹執行縣委政府的文件精神與種煙鄉鎮黨委、煙葉收購站與所轄村(社區)簽訂了《穩定煙區合作協議》,協議中明確煙葉生產、土壤保育、適宜品種培育、煙基建設等方面確定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為哈哈河壩常年集中連片種植提供了穩定的土地保障。
建立流轉平臺。充分依托村(社區)“村規民約”這一剛性約束力,在村(社區)建立土地流轉平臺,完成土地流轉信息登記和發布,明確流轉的土地必須種植煙葉,協助解決土地流轉中的矛盾和問題。
“高陽街道已引導6個涉煙社區搭建煙地流轉平臺,先后召開村組會議4次,走訪農戶60余戶10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20余條,煙地流轉平臺已初具雛形。”高陽街道辦干部王碧麗告訴記者,“目前,通過平臺流轉土地在50畝以上的外村煙農已有10余戶,目前正在申領行政產業發展資金補貼。”
“今年,哈哈河壩集中連片煙葉種植區,種煙農戶1602戶,戶均面積27.36畝,‘三穩’工作開了個好頭。”宋登濤說,“作為煙草行業,也將盡全力,爭取更多惠農政策,為煙農服好務,讓大家安心種煙。”
哈哈河水靜靜流淌,哈哈河壩6萬畝集中連片煙區里,勤勞的煙農正在煙田里勞作,奔向新一年的豐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