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行走在江西省石城縣琴江鎮的鄉村田野上,一丘丘綠油油煙田映入眼簾,一株株小煙苗已進入團棵期,長出嫩綠鮮亮的葉子,忙碌的煙農早早在田間勞作,給鄉村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畫卷。
圖為人工與機械相結合培土
今年來,石城縣11個鄉鎮烤煙種植面積22300余畝。煙田里,煙農們正搶抓農時節令,從前期的整地起壟、施肥蓋膜、煙苗移栽到如今的培土長葉、提質、增效,都是在煙農們的操作下,實現階段技術100%落實到田,種好“小煙苗”,促進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
70初的黃慶鑫種煙30余年,是湖下村歷史最長的煙農,今年種植32畝煙葉,由于家庭條件較艱苦,一個女兒先天性聾啞,現讀武漢特殊學校,一個兒子上高中,加上年邁的父親每天需要吃降血藥,家庭開支大,僅憑夫婦倆種稻谷、種蓮子、種煙葉來維持生活,因此2016年評為貧困戶。如今在政府的幫扶下,煙草人的引導下,黃慶鑫一年比一年好,度過了以前為一日三餐愁的苦日子。如今住上三層小洋房,在村中巍巍挺立。過上與城里人一樣的生活,網絡電視、空調、洗衣機、燃氣灶等應有盡有,日子過得如日中天。
圖為琴江煙站員工助農煙農培土增效
近日,琴江煙站5位員工,扛上鋤頭,來到湖下村黃慶鑫煙田,助力他把32畝“小煙苗”培土長葉完成。穿梭在田間地頭,有的員工正在煙壟上插竹簽,翻起地膜好讓同伴除草;有的員工揮起鋤頭正在培土,有的員工正在清溝、清壟;田間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觀。
“得感謝煙草人,這么熱的天氣,還幫我把煙土培好,‘小煙苗’沒能錯過節令時間。”黃慶鑫滿臉喜悅的說道。“照去年的行情,我的32畝‘小煙苗’應該能生產出4700公斤干煙葉,實現收入17.3萬元不成問題。”。
“提高作業標準,是石城煙草一貫的做法,比如說:培土要體現壟體高大飽滿,壟溝干凈,圍溝深,壟溝圍溝有落差。各煙站把握標準,及時組織煙農抓住晴好天氣,人工與機械培土一起上,加快培土進度,將前期因天氣影響部分技術落實不到位的通過大培土環節補好課、補齊短板,夯實提質增效的基礎。”石城煙草負責人廖忠輝說道。
煙葉種植在石城縣有著悠久的歷史,近年來,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充分依托資源稟賦,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的運作模式,因地制宜推廣煙草種植,強化煙農烤煙生產技術培訓,全力指導煙農科學種煙,為煙農提供煙苗、肥料、農機具、密集型烤房、技術等服務,從而進一步降低種植成本,實現輕松種煙,推動了烤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