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農機先行”等一幅幅標語在比賽場上隨處可見,運動勁兒身著統一制服,在裁判員的統一號令下,你追我趕。
日前,湖北房縣青峰鎮龍王溝村李如生家煙田上演了一場特殊的比賽——農機比賽。
李如生有兩重身份,一是服務著296戶的行政村村支書,二是有著13年種煙歷史的鐵桿煙農。
談起為啥在自家煙田舉辦這次農機比賽,李如生有自己的考量。
龍王溝村發展煙葉已經13年了,每年穩定煙葉面積1000多畝,是標準的“千畝村”。
李如生作為最早一批煙農,見證了現代煙草農業的發展歷程,煙草行業近些年投入或開展了生物質烤房、物聯網、專業化煙葉分級等服務,在烘烤和分級環節確實減輕了煙農的勞動強度。
與大多數煙農一樣,隨著歲數的增加,自己也從當初的40多歲的小伙子,現在也變成了60余歲的老年人了。面對煙田翻耕、開溝施肥、起壟覆膜等體力勞動較大的工序,“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了”。
于是,在整地、起壟環節能有專業的機械和專業的服務組織來減輕勞動強度的想法一直深深在李如生心里扎下了根。
今年初,青峰煙葉站站長陳定華來到龍王溝村,和他探討全程機械化試點事宜,當被告知龍王溝是重點村,耕地面積較為平坦,比較適合開展全程機械化試點,該試點主要是解決煙田整地、開溝、施肥以及后期采摘等環節的工作強度的時候。“我打眼心里高興,這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嗎!”
項目敲定后,在房縣人民政府牽頭下,縣農業機械服務中心,縣農業農村局,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和11個鄉鎮的分管農業生產的領導干部一起見證了這次農機比賽,于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那一幕。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場面非常大, 副縣長都親自參加了會議呢!”作為老支書的李如生,會議開了不少,但是這陣勢還是第一見到。
“農機比賽的初衷就是讓大家通過比賽,了解適合山區煙葉生產的農業機械,降低煙葉生產勞動強度,讓現代農業機械服務包含煙葉在內的大農業生產,助力鄉村振興。”縣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齊建瓊對農機比賽進行了總結。
李如生聽的認真,想到煙田整地起壟環節改善后的日子,“想想就高興,種植煙葉將會成為一種時尚行業。”
在比賽結束后,李如生久久不愿離去,看著翻熟的煙田,仿佛看到了一臺臺大型的翻耕機把煙地整得細碎,后面一臺臺起壟覆膜一體機隨后跟進,身后留下一排排煙苗在壟間生長,允吸著大地營養,一陣陣微風拂過,煙葉隨風飄動,昭示著豐收的希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