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煙葉產業,煙農有積極性,但缺技術;希望規模化種植,但土地不集中連片、無機械設備;有技術、有設備,但缺土地資源。怎么辦?
近年來,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探索推出煙農互助模式,成立10個煙農互助組,有效解決產業發展難題。
長陽是我省傳統優質煙區,1972年起種植白肋煙,至今已有近50年歷史。高峰時,該縣種植煙葉3萬畝,收購煙葉9.23萬擔。
長陽縣煙草部門出臺《黨建+煙葉生產互助組建設指導意見》,按照“‘入組組員、建設內容、互助形式’不拘一格”的要求,利用黨建、新型經營種植主體、鄉村振興、扶弱幫困等平臺,開展勞動力、機械設備、交通、便民服務、資金、技術等內容互助。農戶自愿加入互助組,集體民主選舉小組長。互助組查找產業發展制約因素,因地制宜確定互助模式、發展方向、建設任務、活動方式等。
長陽縣漁峽口鎮珍珠寨煙農徐南平加入互助組后,家庭負擔輕了不少:互助組幫忙協調耕地,運輸肥料、物資,解決技術難題。“雨天或農閑時,我還有時間學習南曲,滿足個人愛好。”徐南平笑逐顏開。
漁峽口鎮黨委書記李寧說,煙農互助組創新作業方式,改善煙農生產條件,倡導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團結協作、抱團發展的時代新風,對推動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截至目前,長陽縣加入煙農互助組的農戶有184戶,覆蓋煙葉種植面積2649畝。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