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農忙時節,也是烤煙移栽的關鍵時期,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張茅鄉位村、西坡腦村的田間地頭,煙農們正搶抓有利天氣,忙著在新翻耕的煙壟上打塘、移苗、澆水、施肥,處處呈現一派繁忙的煙苗移栽勞作景象,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春耕生產圖。
陜州地處崤山腹地,境內川塬相間,溝壑縱橫,光照充足,具有發展煙葉生產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22年以穩規模為首要任務,加大政策宣傳,優化煙田布局,積極開發新煙田,狠抓面積落實,全區合同計劃種植煙葉面積13500畝,確保3.5萬擔符合市場需求煙葉的有效產出。連日來,陜州區緊扣2022年烤煙種植目標任務,突出“科學規劃優布局、品種純化提質量、狠抓落實促發展”工作重點,計劃早分解、面積早落實、政策早宣傳、春耕備耕早啟動,全員出擊,高位推進,全力以赴確保烤煙在最佳節令移栽。
陜州區煙葉生產服務部主任孫強說,現在全區緊抓“移栽”這個最重要、最關鍵環節,統籌做好面積落實、品種純化、移栽節令、技術服務,科學合理將烤煙移栽進度分解細化到田,同時結合烤煙移栽進度安排,做足移栽用水準備,確保了烤煙移栽用水充足和最佳節令移栽。
在張茅鄉位村,記者看到,墩實的煙苗輕放于地籠,地籠開、閉之間,一株株碧綠的煙苗移栽完成。450余畝的烤煙將在4月底全部移栽結束,雖然煙農的臉頰、額頭上布滿了汗珠,但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神農煙葉合作社總經理 樊波波:神農煙葉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種植面積450余畝,年收入50余萬元,用工40余人,每人每年純收入2萬余元,縣煙辦、煙草公司不定時的到我地指導工作,2023年,我想擴大種植面積,增加自己的收入,也增加工人收入。
在張茅鄉西坡腦煙葉生產示范田,已經實現了冬季深耕起壟、商品化育苗、優良品種、煙田蓋膜、規范移栽、水肥一體化、豆漿灌根、揭膜培土、化學抑芽、優化結構、二次打頂、密集烘烤等十余個成熟技術,還創新應用,色誘、食誘、性誘、燈誘“四誘”技術,全面構建綠色高效防控體系,開展無人機植保等特色生產技術,設施裝備全面改造提升。
張茅鄉西坡腦村永新煙葉家庭農場總經理 張永新:永新煙葉家庭農場成立于2005年,在政府和煙草公司的大力協助下,由原來的280畝發展到現在的500畝,原來年產值50萬元,到現在160萬元,現有大型機械7臺,烤房26座,農場是2月底開始育苗,4月20號開始井窖式幼苗移栽。小苗井窖式移栽有兩大好處,一可以提前苗期,煙苗栽到煙田沒有緩苗期,栽上就可以進行生長;二避免9月份大風,能夠提高上部煙質量,達到最高的收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