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彝鄉大地春耕忙。5月7日,中共云南南澗縣委書記王紹基到寶華鎮調研烤煙生產工作,強調要搶時令、抓進度,在全縣迅速掀起烤煙大田移栽高潮。
春雨潤澤后,天氣放晴,土地變得松軟。田地里,人們移栽、澆水、蓋膜,忙得不亦樂乎。王紹基深入兔街、云華、寶華3個村委會,了解烤煙大田移栽進度、農機農藝融合、水利保障、科技興煙等情況。
在新街河片區,王紹基走進云華村委會大平地村村民吳宗的煙田,他停下手頭活計,講起了種煙故事。吳宗家種煙23畝,算得上大戶,為搶抓節令,他以100元每天的工價請來周邊村民幫忙,移栽已接近尾聲。
老吳是種煙能手,去年收入10余萬,烤煙是他家的經濟支柱,靠著“一片煙”供著大學生,過上好日子。他喜歡種煙,也響應“科技興煙”號召,對“專業化”路子很感興趣,并希望明年還能增加面積。
當下,為做好烤煙移栽工作,南澗縣局(分公司)結合“學做”活動,嚴格落實“1110”工作制,實行掛圖作戰,四級分片包干,走進田間地頭與煙農共奮戰。目前,總體進度、集中移栽程度、移栽質量均好于往年。
充分調研后,王紹基要求,一是要在專業化方面實現突破。要在烤煙移栽、中耕管理、烘烤、分級等環節多思考、探索、試點專業化路子,成立合作社,組建專業的隊伍干專業的事,以此提高效率、推進速度、降低成本,減少煙農辛苦程度。二是要在科技化方面實現突破。要在烤煙生產中大量注入科技力量,在數字化、信息化、數字化烤房、氣象觀測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徹底改變“憑經驗”的老做法,實現生產“看數據、靠科技”。三是要在融合化發展上有突破。大興農機農藝融合,結合山區實際,與科研院所緊密聯動,研發小型耕作機械,用現代先進的機械逐步取代煙農“一鋤一犁”耕種模式。四是要加快產業融合,推動“一片煙”與“一頭牛”等產業有機融合,讓土地“轉”起來,農民收入多起來。打好政策組合拳,組建專業合作社,推行“統籌+精準”工作法,統籌多部門資金、技術等力量,精準投放到示范樣板區,力爭打造一個樣板成功一個樣板,最終實現示范引領、普遍推開。
縣委副書記李炳奇,副縣長周國祥,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一同調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