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處春耕播種時節,煙葉也迎來了移栽的黃金期。筆者走進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果園鄉毛溝村“農機達人”毛發才的煙田,到處農機轟鳴,一片繁忙的勞動景象,毛發才正和幾個鄉親一起檢修農機具,備戰煙葉移栽季。
與煙結緣,走出生活泥潭
今年64歲的毛發才,種煙歷史已有30多年,是當地種煙最早的一批煙農之一,聊起和煙葉的緣分,他那眼睛里似乎有故事要說。
年輕時,毛發才的父親體弱多病,為了給父親治病,家里欠下了很多債,日子過得也十分拮據,幾乎是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作為家中姊妹六個中的長子,毛發才主動承擔起了賺錢養家的重擔。上個世紀80年代全縣掀起了種煙浪潮,毛發才率先加入了種煙隊伍,第一年他家種了20畝煙葉,在煙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那一年賺了1萬多元,通過種煙獲得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自此,嘗到甜頭的毛發才便和煙葉結下了“不解之緣”,通過種煙他不但還清了之前的債務,還讓家里的日子改善了很多,走出了生活泥潭。
“現在想想,當時真是多虧了煙草公司的幫助,我記得在我最開始種煙的那些年,煙站技術員幾乎每天都到我家里,手把手地教我種煙,對我的幫助特別大。”毛發才感激地說。
善于鉆研,走上致富之路
“你看我發明的新型蓋膜機,滴灌帶和地膜可以一次鋪設成功,而且鋪設質量還高,最關鍵的是省時省工省力還省錢,以前煙田4個人一天能蓋膜30畝,用我發明的蓋膜機,2個人一天能蓋膜50畝!”說道興奮處,毛發才拿出手機向筆者展示他發明的蓋膜機照片。
毛發才從小就對機械有著濃厚的興趣,隨著現代煙草農業機械化發展,毛發才開始了對煙草農機研究,由于熱愛學習和鉆研,他很快掌握了農機安全知識、構造原理、駕駛以及維修技術,成了大家認可的“師傅”。“那些大大小小的機器在他手里擺弄起來好像很簡單。”提到毛發民,村民們都稱贊不已。
2009年,毛發才和村里11人一起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隨著拔稈機、起壟機、微耕機、覆膜機、培土機的購入,他的煙田實現了耕、種、收所有環節機械化,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農忙季節,他還到周邊的洛寧、宜陽、盧氏、靈寶等地為當地農戶提供旋耕、蓋膜、拔桿等服務,一年下來,收入十分可觀。靠著這些收入,他家里供出了3個大學生,也憑著一身干勁和一手好技術,他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寬,2021年他本人更是被聘請為“澠池縣農機鄉土專家”,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人物。
回報鄉梓,走向共同富裕
致富不忘鄉鄰,毛發才深知自己的成功離不開家鄉這片土地,離不開廣大純樸的鄉親,近年來隨著年齡的增加,他逐漸減少了煙葉種植面積,今年種了11畝,但他積極鼓勵村里其他有條件的30余家農戶和他一起種植煙葉來增加經濟收入,也能吸納其他村民就近務工,2021年,他所在的毛溝村僅種煙收入就達200多萬元。
“現在種煙,煙草公司在各個環節有政策扶持,而且提供全過程一條龍的技術服務,煙葉收購價格不僅穩定而且也是逐年上漲,大家可要種好這‘搖錢樹’啊!”毛發才在毛溝村煙農技術培訓會上積極動員村民來種植煙葉。
與此同時,他牽頭成立的合作社長年還雇當地村民30余人務工,農忙時更是帶動近100余人就業,年支付工資15萬余元。有力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他合作社里的農機服務無論是起壟、微耕、蓋膜還是拔桿,價格公道、服務周到,對村里家庭十分困難的鄉親常常是半價服務甚至免費服務,得到了鄉親們的交口稱贊,成了村里名副其實的“鄉土專家”和致富帶頭人。
“我與煙葉已經打了快40年的交道了,不論是我自己種煙還是我的農機合作社服務煙農,對待煙葉我都有著特殊的感情,現在有煙草公司這么好的政策支持,種煙也越來越輕松,我想帶著這份煙葉情繼續和父老鄉親們一起致富奔小康。”談到今后的打算,毛發才滿懷信心地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