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處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區,境內地形環境復雜、立體氣候明顯,氣候類型繁多,生態類型各異,具有獨特多類型的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和氣候區域差異、垂直變化顯著、年溫差小日溫差大、降水充沛干濕分明的氣候特點。這些氣候特點營造了云南得天獨厚而有利于烤煙生長發育和煙葉品質形成的地理、土壤、氣候等優越農業生態環境。這一優勢使得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方的煙草品種均可在云南找到適生區。
云南宣威,曾經是全國最大的縣級煙區,其烤煙栽培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生產的煙葉品質優良、清香醇和。宣威的24個鄉鎮均大面積種植,年產煙葉達億斤以上,中上等煙葉占80%以上,暢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幾十個煙廠,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近年來,宣威市的烤煙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23萬畝左右,生產出的煙葉達到61萬擔左右。2021年實現總產值9.5億元左右,煙葉稅收2億元左右,創下了稅利總額歷史新高,稅收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帶動了其它農業和諧發展。
煙葉稅是以納稅人收購煙葉的收購金額為計稅依據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依照條例規定繳納煙葉稅,煙葉稅的應納稅額按照納稅人收購煙葉的收購金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煙葉稅實行比例稅率,稅率為20%。按照國家農村稅費改革和稅制建設的總體要求,通過征收煙葉稅取代原煙葉特產農業稅,實現煙葉稅制的轉變,完善煙草稅制體系,保證地方財政收入穩定,引導煙葉種植和煙草行業健康發展。
煙草產業一直是宣威市的支柱產業,每年的總產值和煙葉稅為當地經濟建設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其地位不可替代。為穩定煙葉市場,宣威市堅持“國家煙葉的最低收購價格以保護煙農的基本利益”原則,加強種植風險管控,減少煙葉種植極易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風險影響,營造穩定市場促進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條件和氛圍,減少了廣大煙農種煙的風險,激發了宣威煙區的煙葉生產積極性。
近年來,宣威市將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狠抓產業培育和壯大,著力拓寬增收致富渠道,切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已成鞏固脫貧成果和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宣威,有90%以上的農戶種植煙葉,他們每年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靠生產交售煙葉來獲得。一個家庭中,絕大多數的孩子上學要依靠煙葉,婚喪嫁娶要依靠煙葉,起房蓋屋也要依靠煙葉,甚至零星開支都靠著煙葉上的收入才能維持。現在,在鄉下有一個很顯著的變化是,只要種煙的地方,一座座洋房逐年拔地而起,一輛輛轎車穿行在村間道路上,甚至有些種地的農戶都要開著車去,新農村的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
圍繞“打造全國需求最旺煙區”核心區煙草產業展開科學規劃布局,宣威市積極推動烤煙產業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由“量”向“質”提升轉變。充分發揮科技化、現代化引領作用,與時俱進,著力在煙區推行工場化育苗、機械化耕作、智慧化烘烤、智能化收購和綠色防控,全力穩定核心煙區。全面踐行“三個全心全意為民服務”宗旨,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出發點,以“保證總量、提質增效、調整結構”為中心,按照“嚴格計劃、嚴把質量”工作要求,強化措施落實促生產,真情服務煙農,扎實抓好煙葉高質量發展工作。
在現代煙草農業的帶領之下,農業農村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發展措施,在時代發展中,農產品更加重視品牌形象,農業耕作更加重視綠色發展,休閑農業建設更加超前,新型農民需求更加旺盛,智慧農業建設更是遍地開花。
宣威市落水鎮三道村的職業煙農張金來告訴筆者。“這些年,我家一直種煙。今年,我家種了27畝烤煙,計劃掙個12萬多塊錢。不然的話,孩子讀書、老人醫病和其它開支就沒有指望了。”張金來邊說邊指著院子里的微型車和旋耕機說:“這些都是用烤煙錢買的,年底兒子還要買一輛轎車開開。”
緊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課題,宣威煙草以烤煙產業為主路、多元產業為輔路,合力鋪就四通八達致富路,將發展路、致富路延伸到村村寨寨。煙區的煙網、水網、路網、調制網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引領著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此外,各地在煙草部門的主導下,還大力發展多元特色農產品走出“深閨”,不少貧困村蛻變成了鄉村振興示范村。煙草產業興旺,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產生活幸福,這是煙草助推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與此同時,每年的煙葉稅也增加了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另外還有圍繞煙草產生的各類消費稅,一些地方還有甲類煙卷稅、乙類煙卷稅、商業批發環節征收稅、煙絲稅、雪茄煙稅等,這些財稅都在對社會經濟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地方財政而言,尤其是對“兩煙”大市宣威來說,煙草稅利始終是重要的財政支柱,如果煙草行業的總產值和稅利發生波動,當地財政收入將受到極大影響。此外,很多靠種煙收入支撐家庭開支的群眾,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一片煙葉,助推了宣威的經濟社會發展,也助推了鄉村振興建設大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