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清晨,云南德宏芒市壩子還有些許涼意,風平鎮弄坎村的焦巖相一家早早起來吃好早飯,就駕起他們的“背煙能手”三輪摩托車往自家烤煙地駛去。
煙田里,一行行、一片片碩大、碧綠的煙葉隨風搖曳。焦巖相一家嫻熟地將成熟的煙葉分層次采摘,進行編桿、烘烤……
近三個月以來,風平鎮弄坎村的村民們就這樣圍著“烤煙”幸福地忙碌著。
弄坎村有222戶人家,主要種植烤煙。村里每年烤煙種植面積達到3800畝,產值1600多萬元。經過十年的發展,弄坎村已成為“德宏烤煙第一村”,村里家家戶戶也都因為種植烤煙過上了好日子。
“我們家從2014年開始種烤煙,一直種到現在種了8年了,那兩年的話收入大概在7、8萬,今年恰好遇到政策好,我們家就加大面積種植,今年收入可能到15萬左右,占到我家全部收入的70%左右。”焦巖相一邊采煙葉一邊高興地說。
村里定下了收購指標,給予煙農每畝100元的種植補助,烤煙也換成了天然氣烤房,并推廣實行連片種植,規模化發展,這為村民上了“保險”。
“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風平鎮黨委政府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在弄坎村和芒留村規劃了7000畝的烤煙連片種植。今年種煙農戶達到470戶,種植面積7000畝,預計烤煙產值到3000萬左右。”據芒市風平鎮農業中心的主任段學聰介紹,今年烤出來的煙葉每公斤32元左右,因為風平的烤煙質量好,可以直接調往昆明卷煙廠。
在芒市,不僅是風平鎮,中山鄉、勐戛鎮、江東鄉等鄉鎮也廣泛種植烤煙,并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
“芒市煙葉生產起步于2009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到2022年煙葉面積達到3.78萬畝,種煙農戶達 3790 戶,煙葉品種主要有云87、K2KR6、雪茄煙三種,種植技術、烘烤質量已實現高標準要求,畝產值達3900元,均價達30元,煙葉中上等煙比例達70%以上,每年實現稅收3300萬元左右,戶均收入3.9萬元。”芒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孟三召介紹道。
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吹起,芒市充分發揮烤煙產業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作用,著力抓好煙區規劃布局,促進烤煙規模化、集約化種植,優化煙葉品質,加大山區煙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動烤煙產業綠色生態發展,讓農民真正走上了大踏步增收的快車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