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縣位于豫陜交界處,全縣轄1個街道19個鄉鎮,277個行政村,總人口31.7萬。全縣國土面積4004平方公里,是河南省地域面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人口密度最小的深山區縣。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兼有南北氣候特點,土壤富含有機質和磷、鉀等微量元素,1985年被全國區劃委員會確定為“煙葉生產最適宜區”。
自1982年引進烤煙種植,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前中期,在穩步發展中面積逐年擴大。在90年代末期得到進一步鞏固,種植面積一直穩定至現在,常年種植煙葉10萬畝左右,收購煙葉25萬擔上下。發展煙葉生產40年來,已累計收購煙葉3億公斤,煙農收入2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62億元。所產煙葉顏色金黃,光澤強,油分足,結構性好,化學成分協調,吃味醇和,外觀內在質量俱佳,是醇雅濃香型煙葉中的精品,深受煙廠青睞。1990年被評為河南省優質煙葉基地一級達標縣。1986至1998年連續13年蟬聯“全國煙葉生產收購先進縣”桂冠。2004年被國家煙草局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命名為全國第三批烤煙綜合標準化示范縣。2006年盧氏煙葉被河南省農業廳命名為“無公害農產品”。2021年,被確定為全省“十大煙葉核心縣”之一。
規模種植40年來,煙葉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真正實現了煙農增收、地方政府稅收增加、企業效益增長、煙廠滿意的“四贏”目標。輝煌的歷史之所以延續到現在,能夠在當前煙葉生產由控規模轉穩產業大趨勢下保持穩定,而且發展后勁不減,勢頭強勁,歸結起來,除了賴以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地方黨委政府傾力支持、煙農種煙得到實惠且積極性始終高漲等因素之外,煙葉炕房的更新換代也立了汗馬功勞。?
在盧氏當代烤煙發展史上,炕房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五個階段:
圖1為土壟風道老式炕房(也稱老虎大張嘴炕房)。燃料為煤。1982年至1990年左右使用。最大可容納200桿煙葉,上排濕,費煤,平面溫度誤差大,排濕不順暢。一人只能燒1個炕房。
圖2為土壟小密集炕房。燃料為煤。1990年至2000年左右使用。最大可容納250桿煙葉,上排濕,一人可同時燒2個炕房。
圖3為陶管風道壟密集炕房。燃料為煤。2000年至2005年左右使用。最大可容納250桿煙葉,上排濕,升溫快,熱效高,省煤省人力,操作靈活,一人可燒2個炕房。
圖4圖5圖6為新式密集炕房。燃料為煤。2005年使用至今。最大可容納400桿煙葉,下排濕,節能效果明顯,炕煙質量高,適宜集約化烘烤。一人可同時照看4到5個炕房。為盧氏煙區煙葉烘烤的主力軍,今后相當長時間內還會存在。??
圖7為清潔能源新式烤房(即電烤房)。燃料為電。2015年開始試驗使用,2022年以后按照國家節能減排要求,將逐步推開。最大可容納420桿煙葉,下排濕,節能、環保、安全、省工、省時。一人可同時照看4到5個炕房。
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是今后一個時期的大邏輯和主攻方向,而不斷更新換代煙葉烘烤設施設備同樣任重道遠。我相信,隨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特別是節能降耗減排等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持續改善,外加科技進步,還會有更經濟更實用更先進的新式烤房脫穎而出。(葉新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