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哥,我們要做好煙田精細管理,及時開展大田前期病蟲害防治……”6月5日,山東濰坊臨朐縣局(分公司)辛寨煙站煙技員姜武玲正在煙田里開展技術指導。23歲的她,戴著一副輕巧的眼鏡,頭發梳得清爽干凈,臉上雖帶著一絲稚嫩,服務起煙農來卻十分老練。
勤學好問的追夢人
去年,植物保護專業畢業的姜武玲成為一名基層煙技員。剛剛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她深知,要想盡快適應工作,必須積極向同事們請教煙葉生產技術、流程標準和溝通方式才行。
“侯哥,你技術掌握得最好,既會栽培又懂評級,今天你帶我去看看煙田起壟,順便給我詳細講講起壟質量標準吧?我教你使用視頻剪輯軟件如何?”
“劉姐,你整理的基礎檔案真規范,你教我一下這塊煙田輪作地塊的規劃統計吧?”
……
很長一段時間,辛寨煙站的煙技員們都被這個剛來的小姑娘纏著問來問去。大家有時候被她問得抓耳撓腮,但都很喜歡勤學好問的姜武玲,總是耐心傳授她各種技巧。
姜武玲每天跟著老煙技員走村入戶。育苗時,她在育苗棚一待就是一上午,每個環節她都對著流程標準認真研究,力爭做到最好。煙田施肥環節,她擼著袖子拌肥料,向煙農反復強調施肥要點。
圖為:姜武玲(右)在學習育苗知識
“小姜腦袋瓜靈,學東西很快,而且幽默懂事,她的到來給我們煙站帶來了蓬勃生機。”辛寨煙站站長王克華說。
每一份努力都不會被辜負。姜武玲說:“我特別愿意跟隨經驗豐富的煙技員學知識、學技術。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才能更好地為煙農服務!”
宣傳培訓的排頭兵
今年年初,臨朐縣局(分公司)圍繞煙葉生產政策和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利用煙農空閑時間開展培訓指導。在煙站同事的幫助下,姜武玲通過新媒體制作了水肥供應培訓課件,利用自己植保專業所學,結合藥劑施用名錄,拍攝了烤煙不同病蟲害的預防微視頻,系統講解了各種病蟲害的防治辦法。
圖為:姜武玲(右)在收集視頻制作素材
“王大叔,那天您問的煙大帥有機肥與大豆使用的區別和方法,我做了一個二維碼發到您微信上了,您有時間看看。”
“李大哥,我做了一個苗床管理的小視頻,你快瞅瞅,照著這個做準沒錯!”
……
因辛寨煙站轄區服務面積大,煙技員時常不能隨時解答煙農所有問題,于是姜武玲及時匯總煙農提出的問題,定期制作“問答二維碼”發送到煙農微信群里。煙農可以通過微信掃一掃,及時查看圖文并茂的技術措施和標準。每次推送完,姜武玲還會挨個通知有需求的煙農查看相關視頻。
43歲的煙農王建軍高興地說:“自從有了‘問答二維碼’,學習新技術真是太方便了。”
此外,姜武玲還將小班授課方式引入煙農培訓中,主動協助煙站同事走村入戶,組織年紀偏大的老煙農進行技術培訓,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為煙農送去更加貼心的培訓服務。
不斷創新的奮進者
“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在煙葉生產各個環節,降低煙農勞動成本、提高煙農效益是工作創新的出發點。”姜武玲在工作日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
圖為:姜武玲(左)與同事交流創新知識
今年大田移栽環節,姜武玲跟隨煙技員侯永璽到各煙田查看移栽質量。
“侯哥,這個水造井窖打孔深度不需要用尺子量嗎?”
“侯哥,移栽后藥物灌根怎么保證用藥量在合理范圍以內?”
……
每次來到煙田,姜武玲總是結合之前所學的水造法井窖移栽技術標準,不停地琢磨實操與技術標準相契合的要點。
煙葉移栽結束后,需要進行追肥作業和用藥物防治地下害蟲。姜武玲看到煙農追肥施藥很難做到精準把控,便蹲在煙農身邊,認真指導煙農開展作業。
“侯哥,這個藥瓶容量是50毫升,正好是每株煙苗的追肥施藥量。咱們把它連接到噴藥桿上,利用噴霧器,對煙苗進行追肥施藥作業,這樣可以達到精準追肥和施藥的目的,還能提升效率,你覺得可行嗎?”姜武玲對侯永璽說。
“行啊!小姜腦子就是快。這個辦法能保障每株煙葉準確追肥施藥,真不錯。”侯永璽稱贊道。
“善于鉆研、勇于創新,別看小姜年紀小,經常和我們開玩笑,但鉆研起業務來卻十分認真,她記錄要點的小本子已經換了好幾個了。”煙技員姬濤說。
青春是首詩,青春是支歌。姜武玲的身上散發著無限的青春活力,她有夢想有擔當,愿意學習接受最前沿、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懷揣著一顆無私奉獻的心傾情服務煙農,立志讓自己的青春在廣闊的田野上盡情飛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