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煙農辦實事、解難題,是煙草人的責任與擔當。”在山東臨沂沂水縣局(分公司)諸葛煙站黨支部每名黨員的筆記本上,寫著這樣一句話。
在這個盛夏時節,沂水縣局(分公司)諸葛煙站黨支部傾心指導煙農、助力煙農致富,譜寫了一曲曲心系煙農的服務之歌。
(一)
6月3日清晨,諸葛煙站黨支部書記朱先志在煙田里走著,褲子上的泥巴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顯眼。
十幾分鐘后,諸葛煙站黨員張仕龍、邱發龍等人也風塵仆仆地趕到了煙田。
“朱書記,你這是咋了?”張仕龍打量著朱先志沾滿泥巴的褲子,疑惑地問道。
原來,這段時間由于天氣持續干旱,朱先志就住在煙站,幫著煙農抗旱澆煙,頭一天晚上澆了大半夜地的他一早來到煙田查看澆水情況,結果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您先去換條褲子吧,干活也不差這一會兒。”張仕龍說道。
“沒事,先幫煙農澆完地再說。”朱先志邊說邊拿出一個小筆記本,安排當天服務煙農的內容,“大家辛苦了,從移栽開始到現在,好幾個周末都沒有休息了。”
“身為黨員,只要能為煙農做事,辛苦點兒不算什么!”邱發龍說道。
“這次在服務煙農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下一步我們要積極開展精細服務,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張仕龍說。
自沂水縣局(分公司)開展“我為煙農服好務”主題實踐活動以來,諸葛煙站黨支部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從問題清單入手,回應煙農訴求,全心全意為煙農服務,努力解決煙農種煙的操心事、煩心事,以貼心服務、創新舉措打通服務煙農“最后一公里”,讓煙農實現輕松種煙。
(二)
在為煙農做好煙葉生產服務的同時,諸葛煙站黨支部在為煙農辦實事上下足了功夫。
6月7日早上7點剛過,朱先志和張仕龍就趕到煙農張本興的家中。
“張大哥,我們來幫您解決用工難題了!”看到張本興在門口等候的身影,朱先志高聲說道。
“辛苦你們了!”張本興高興地說。
今年58歲的張本興由于生病行動不便,妻子身體也不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沂水縣局(分公司)加大對困難群體的精準幫扶力度,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實地了解煙農生產難題,為困難煙農開辟“綠色通道”,提供精準服務,做到煙農的需求在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不讓一戶煙農掉隊。諸葛煙站黨支部針對張本興遇到的用工難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并為他量身定制了托管服務方案。
“托管服務,簡單來說就是一鍵下單種好煙。您通過手機下單,就可以享受合作社提供的從種到收全程托管服務,種煙環節干不了、不愿意干的,都可以進行托管。下單后,通過手機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服務情況,也可以到地頭監督服務質量,而且每個環節都實行明碼標價。服務隊隊員都經過專業培訓,執行嚴格的標準和流程。”張仕龍給張本興介紹完托管服務后,幫他注冊了會員,指導他進行下單。
過了一會兒,張本興就接到了合作社工作人員打來的預約服務電話。
第二天上午9點,服務隊隊員就來到了張本興的煙田。看著服務隊隊員專業、高效的服務,張本興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
像張本興這樣通過諸葛煙站黨支部幫扶解決生產難題的煙農不在少數,下古村煙農阮超國就是其中一位。
阮超國種植煙葉已經20多年了,之前因為資金緊張,在增加種植面積上不敢有大動作,收入一直不太理想。
在諸葛煙站黨支部的協調幫助下,阮超國成功解決了資金難題,今年增加了近50畝的種植面積。不僅如此,諸葛煙站黨支部針對阮超國等煙農反映的用工緊張、缺少新型機械等問題,積極開展攻關,通過農機裝備引進研發、建立煙農一站式服務平臺等措施,有效解決了煙農的后顧之憂,讓煙農安心種煙、輕松種煙。
在服務群眾過程中,諸葛煙站黨支部堅持走群眾路線,時刻把煙農利益放在心上,及時了解煙農想什么、盼什么、憂什么,把工作做實做真做細做精,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煙農心坎上。
一面面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每一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初春時節,他們奔忙于育苗工場和田間地頭;夏秋之際,他們忙碌于大田管理和煙葉采烤;冬閑時分,他們致力于培訓學習和精益創新。一年四季,處處可見煙草人的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和辛勤汗水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