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濰坊市臨朐縣寺頭鎮嶺子村東南的一片煙田里,只見煙株生長均勻、長勢旺盛,一片片煙葉在微風吹拂下形成層層綠浪。“再過十幾天,我這八十畝黃煙就可以收獲了,預計毛收入能有40多萬元,刨去成本,能落個十八九萬元?!睅X子村村民高秀文算了一筆賬:“專業托管公司提供服務,冬耕、起壟施肥、覆膜打藥都不用自己操心,省心省力還賺錢。”
寺頭鎮位于臨朐縣西部山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有100多年的煙葉種植歷史。當地推行的全流程托管服務,讓“老煙農”高秀文感到種煙越來越輕松。在村黨支部的組織領導下,全面整合土地、資金、人力、設施等要素,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具體組織煙葉生產經營;而機耕起壟、移栽、植保等環節,則由專業托管公司進行服務。
圖為打頂抑芽機在濰坊諸城市孟疃南嶺煙田進行作業。(山東省煙草專賣局供圖)
近年來,山東煙區圍繞農民關心的土地、勞動力、資金三要素,破解“在哪種煙、誰來種煙”的難題,切實發揮煙葉產業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地方財政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重要作用。
烤煙作為一年生作物,其生產過程中的土壤深耕、有機肥施用、綠色防控等措施,有利于地力保護、土壤保育,適宜與小麥、甘薯等糧食作物輪作。在日照市莒縣,當地推進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探索“烤煙+糧經作物”的“雙訂單、雙合同、雙設施、雙服務、雙促進”機制,通過“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煙草”四方聯動,攜手打通產、供、銷渠道,穩定融合產業收益。
莒縣庫山鄉將軍嶺煙區產業綜合體規劃面積10000畝,其中煙葉種植區5000畝、中藥材輪作區5000畝??緹焻^和中藥區集中輪作換茬,畝均純利潤3000元左右,既實現了耕地的高效利用、養護,又增加了農民收益,形成了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圖為日照市莒縣庫山鄉將軍嶺煙區產業綜合體。(新華社記者賈云鵬 攝)
目前山東已有578個植煙村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占植煙村總數的41%;同時,專業托管公司在機耕、起壟、移栽、植保等環節,為64%以上的煙農開展訂單式托管服務。
濰坊市推廣“村集體土地流轉+服務組織全程托管”模式,將小農戶帶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按謇锪鬓D了600畝土地,360畝用來種煙,200畝種丹參,其余種果蔬,去年村集體增加收入10萬元?!迸R朐縣寺頭鎮冕崮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金國說,“一片黃金葉,拓寬了山區群眾致富路。平時來合作社打工,年底還有分紅,有的村民一年能多賺1萬多元。村子家底厚了、村民富了,我們說話辦事更有威信了?!?/p>
去年,濰坊市成立村辦合作社的種煙村,通過發展煙葉等產業,為村民分紅達2400萬元,帶動7000余名農民實現就近就業。全市2000余名煙農率先成為產業致富的典型,500多個種煙村發展成為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
“打工不如種黃煙,老少團圓在身邊?!迸R朐縣石家河生態經濟區冕崮山煙葉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文征說,“我以前從事電氣焊工作,2017年回到村里種起了黃煙,去年種植面積到了85畝,純收入接近20萬元。不少親戚朋友向我打聽‘種煙怎么樣’,也有了回村種煙的念頭?!?/p>
山東煙草部門還健全完善煙葉生產標準體系,并落實提前集中移栽、減氮增密、水肥一體化等技術,讓煙農“看得懂”“學得來”,有效提高煙葉生產整體水平。
山東省煙草專賣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山東煙農戶數增長7.2%,“80后”煙農占比16.5%,30畝至100畝種植戶數占比約70%。2021年,全省煙農戶均收入19.6萬元;煙農畝均種煙收入5267元,畝均純收入達到2200元,同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167元、768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