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大早,河南方城縣袁店回族鄉袁店村的煙葉種植基地里,煙農就忙著穿梭在行間采摘煙葉。一片片肥大的煙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油亮,預示著今年煙葉又將迎來大豐收。
有十余年經驗的種煙大戶張文平說:“今年我種了90畝煙,畝產量預計120~150公斤,畝產值在4000元以上,年純利潤應該有十幾萬元。”
據了解,煙葉種植作為袁店回族鄉發展時間最長、收入最穩定的產業,切實增加了群眾的家庭經濟收入,90%以上的煙農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過上了小康生活。
該鄉四里營村村民周玉榮今年60多歲,身體硬朗,她一邊嫻熟地采摘煙葉一邊笑著說:“我每年都來煙田干活,今年已經是第11年了。別看我年紀大,手腳不比年輕人慢,每天80多元工錢,一個月下來能掙2000多元。”
走進該鄉河灣村新建的電子煙炕房,只見人來車往,異常繁忙。“現在種田都講究科學化、機械化、專業化,烤煙也一樣。”該村黨支部書記張方俊解釋道,“機械化不僅把工效提高了幾倍,而且對鮮煙損傷小,為收獲高質量的烤煙提供了保障。”據了解,袁店回族鄉黨委、鄉政府積極與該縣煙草公司協調對接,經過實地考察,最終在河灣村修建新型電子煙炕20間,滿足河灣村全體煙農需求。
近年來,袁店回族鄉樹立“產業興鄉”的鄉村振興理念,探索出一條以“支部+合作社+種植大戶”的煙葉生產組織模式。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積極推廣集中外出務工農民土地和地塊置換的土地流轉機制,打破村村之間地域界線,由點到片擴大煙田規模;煙葉合作社對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編桿烘烤等生產環節進行技術指導,產生育苗、大田移栽、田間管理、編桿裝炕、烘烤分級等五大類煙葉生產專業隊伍,采取技術培訓、田間指導、觀摩交流等多種形式做細煙葉生產技術服務;依靠政策扶持,完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新型電子煙炕,大力推廣煙葉生產新機械、新技術,打通服務煙農“最后一公里”,促進煙葉生產效益提升,讓煙葉真正成為群眾致富的“黃金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