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縣素有種植烤煙的傳統,每年種植面積保持在2萬畝以上。近年來,該縣依托煙葉種植技術門檻低、生產周期較短、銷售價格平穩、增產增收快的特點,因地制宜、因鎮發展、因村施策,積極引導縣域東部朱集、饒良、太和、郝寨等7個適合植煙的鄉鎮持續培育壯大煙葉產業,讓數千戶群眾從中受益,順利實現穩定增收。
支部引領帶動壯大產業規模
“跟著黨支部,種煙快致富?!?月2日,正在煙田采收煙葉的朱集鎮袁老莊村脫貧戶韓加保說起脫貧致富的“黃金葉”,干勁十足。
袁老莊村是植煙大村,去年煙葉面積超千畝,煙葉成為該村強村富民的支柱產業。這其中,村干部帶頭植煙、黨支部協調規范土地流轉是重要的法寶。
這個法寶在該縣7個植煙鄉鎮也屢試不爽,鼓足了全縣煙葉連片種植、規模生產的發展后勁。2021年,7個植煙鄉鎮各植煙村黨支部本著煙方能建多大就建多大的原則,積極推廣集中外出務工農民土地和地塊置換的土地流轉機制,打破鎮村地域界線,聯合起來擴大煙方規模,全縣共建成煙葉示范大方96個,每個大方內至少有一名村干部帶頭引領植煙,其中1000畝以上煙葉連片大方兩個,500畝以上的連片煙方8個,300畝以上的連片煙方22個,100畝以上的連片煙方9個,基本上取消了零星分散的“面條田”,機械化程度和生產效益大幅提升。
“戶均植煙面積由過去的5畝左右增長到20畝,最大的植煙戶面積超過200畝,僅100畝以上的植煙戶就有30多戶?!痹摽h煙辦負責人陳卓說,“2022年,全縣種植煙葉2.29萬畝?!?/p>
合作社生產鏈條推動提升技術水平
8月1日,在苗店鎮田地煙葉合作社會議室,由社旗縣煙草分公司技術人員講授的采烤一體化培訓正在進行,該鎮20多名植煙大戶聽得很認真。
“技術送上門,服務很貼心?!碧锏睾献魃绺笨偨浝韰禽x興奮地說,“煙草公司技術人員經常到合作社指導煙葉生產,使我們種植無后顧之憂!?!?/p>
在社旗,從溫棚育苗到大田移栽,從田間管理到編桿烘烤,煙葉專業合作社成為引領農民群眾植煙致富的技術顧問。在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無論哪一家合作社社員的煙葉發生病蟲害或技術上遇到梗阻,合作社都會在第一時間組織邀請專家進行會診,幫助解決難題;同時,還經常組織社員煙農開展觀摩交流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全縣織起了一張龐大的煙葉生產技術網絡。
煙葉規模化種植和專業合作社的有效覆蓋,在全縣7個植煙鄉鎮催生了育苗、機耕、移栽、植保、采收、編桿裝炕、烘烤、分級等8類煙葉生產專業隊50多個,各類隊員近1500人,不僅解決了富余勞動力的就業難題,而且形成了環環相連、節節相扣的鏈條式生產模式。縣煙草公司生產服務部主任王金星說:“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實現了生產環節不斷鏈,優質服務一條龍,煙農省心又省力。”
煙草公司服務拉動做強后勤保障
“新型多功能自走式移栽機定植煙苗,專業飛防隊進行病蟲害防治,熱泵式電炕房烘烤煙葉……新機械、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讓種煙越來越輕松、效益越來越好。”說起社旗縣委、縣政府和縣煙草分公司優質貼心的后勤服務,朱集鎮周帥煙葉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周帥喜不自禁,“種煙致富,信心更足?!?/p>
近年來,為了讓煙農擺脫“望天收”的困擾,該縣統一規劃、因需制宜,采取縣里拿一點、鄉鎮集一點、煙草公司扶持一點的辦法,強力完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大力推廣煙葉生產新機械、新技術,打通服務煙農“最后一公里”。
社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負責人李明波介紹,近年來,全縣投入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000多萬元,僅煙草公司就投資2000多萬元,先后修建連棟育苗溫棚4座,新建熱泵式電能烤房30座,改建煤轉電炕房255座,補貼購置煙草農用機械300余臺……植煙新技術和新型農機具的推廣使用,為做大做強煙葉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新觀念帶來新變化,新作為帶來新氣象?!爸Р?#43;合作社+公司”煙葉生產組織模式,正引領煙農闊步走上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陽光坦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