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白雪峰就來到家門口的兩座烤房旁,熟練地關閉烤房設備電源,打開烤房門,從新式烤房中取出一桿金黃的煙葉,輕輕地從煙夾上取下。“我18歲就開始跟父母一起種煙了,現在已經種了20年,以后還要繼續種。”白雪峰自豪地說道。
白雪峰今年38歲,家住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面甸鎮紅田村委會上海尾村。種植烤煙20多年來,他一直踏踏實實、肯學肯干,不僅讓7口之家住上了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別墅,去年還買了新車。一家七口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白雪峰取出烤好的煙葉。李靜雙 攝
十幾年前,白雪峰家只有不到4畝地可以種煙,年收入4000多元。而現在大不一樣了,去年,他已經將家里的荒地和土地流轉的29畝地全部用來種植烤煙,年凈收入10多萬元。
“我種煙這20年,變化真是太大了。”白雪峰感慨道。以前,種煙從煙田機耕、起壟、打塘,到覆膜都得靠人力。白雪峰一家七口人,只有四個勞動力,僅烤煙移栽就得忙活好幾天,效率很低。煙草公司主動思考如何才能幫助煙農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在合作社成立后,積極為煙農配備相應的農耕機械設備,安排專業技術人員跟班作業指導,煙農還可以在合作社相互交流經驗。現在,白雪峰一人開著農耕機械設備半天就可以完成以前需要兩天才能干完的活。
“還有那烤房,也有很多故事。”白雪峰指了指院子里老舊的小房子說。據白雪峰描述,曾經使用的老式小烤房,既耗媒量大,又很難控制溫度,導致烤壞煙的風險加大,每次看到自己辛苦種的煙烤壞了都非常心疼。用了新式烤房后,一個烤房烘烤量是以前的兩倍,并且采用生物質燃料,不僅降低了成本,保證了烤煙質量,還非常環保。白雪峰說,政府和煙草公司考慮到部分煙農暫時沒有能力修建新式烤房,就補貼合作社集中建了20多座烤房并提供技術指導,煙農只需把煙葉拿過去,就可以直接烘烤,非常方便。
看著這些年的變化,白雪峰回想起15年前,自己成家后成了一家人的頂梁柱,從以前跟著父母打雜,變成從種植到烘烤都需要自己親歷親為。“那些年,大家都習慣憑經驗,導致煙葉質量不好,賣不上好價格。”白雪峰說。后來,他改變了心態,認真總結經驗,在煙草公司的指導下,學習掌握了標準化生產技術,漂浮育苗、科學施肥、成熟采摘、科學烘烤等技術,從此,煙葉質量提高,收入也跟著上漲了。村里其他人看到了,也積極向白雪峰學習,重視起煙葉質量。直到現在,白雪峰依然是全村烘烤技術小能手,村里人遇到烘烤難題都喜歡找他幫忙。
當然,也沒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風順的。拿白雪峰的話說,“就是種煙還得看老天爺跟不跟你開‘玩笑’”。就在前幾年,煙葉進入采收期,強對流天氣襲來,鋪天蓋地的冰雹把整片煙株打成了“光桿司令”。幸虧有保險理賠,才降低了損失。“但第二年,我想都沒想,繼續加面積種煙,因為我覺得老天爺絕不會跟我開兩次同樣的‘玩笑’,雖然后面還是又來了干旱,不過,在合作社帶領下,通過建水池也很好的的解決了干旱的問題。現在倒是真的什么都不怕了。”白雪峰說。
明年的計劃,白雪峰也想清楚了。他打算再把煙葉種植面積再擴大一些,因為全家人還要靠種煙過更好的日子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