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江西省永豐縣沿陂鎮下袍村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該村資深煙農劉年茍雇來了十多名勞動力,正在田間為晚稻施撒尿素。“3月移栽煙葉,到7月底煙葉采收結束后,也就到了晚稻插秧的時節,10月底收割晚稻,11月將田地進行深翻、曬垡,1月再進行起壟、施肥做好栽煙的準備,春煙+晚稻的種植模式很好,讓我們一年到頭都有盼頭、有錢賺。”劉年茍說道。
倉廩實,天下安。近年來,永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和當地政府密切協作,大力推行煙稻輪作模式。“實施糧煙輪作,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為守護糧食安全、促進鄉村振興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永豐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陳龍說,煙稻輪作既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種植效益,又穩定提升糧食產量,實現了以煙促糧、以煙穩糧、協同發展、共同受益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這些年,劉年茍守著土地,家里的經濟條件不斷改善,不僅蓋起了三層小洋樓,而且還買了小轎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堅持把推動農民增收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讓廣大農民朋友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趕上來、不掉隊。” 永豐縣沿陂鎮黨委書記袁勇這樣說。
在永豐縣各個煙區,煙稻循環種植,既是農民增收的路子,也是守護糧食安全的路子。煙稻輪作模式除了看得到的收益,也有不少隱性的效益,水旱輪作既能減少田間病害,還能使農田常年耕作保持地力。起高壟、施用有機肥、鉀肥等措施能有效提升下半年水稻制種生產時土壤的通透性。“種完煙的田地再去種水稻,秧苗長勢更好,每畝田不僅能少施50斤化肥,水稻還能多收個四五十斤。這一來一回,一畝能多賺200多元。現在,我們煙草人除了指導煙農種煙外,還肩負起了指導煙農種好煙后稻的任務。”永豐縣局(分公司)農藝師李小勇說。
近年來,永豐縣將基本煙田與高標準糧田充分融合,糧稻產業體系全面建成。良田周邊的村莊錯落有致,屋前屋后有小橋流水,屋內屋外設施一應俱全,村民生活條件、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除了生態美之外,永豐煙草持續不斷在煙區投入資金推動新農村項目建設,讓農村的顏值更高。“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多了!路平了、村美了、人富了。”劉年茍說。
一幅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新農村景觀圖在永豐縣徐徐鋪開。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永豐煙草人正在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不斷深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