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岑鞏縣以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重點打造以煙為主的優質煙田,著力構建從產業組合、服務、營銷、推進、布局為一體的產業發展鏈條,打開助農增收新思路,確保煙農持續穩定增收。
探索“煙+N”產業鏈。充分發揮烤煙產業和基礎設施優勢,在基本煙田采取生產接茬、輪作、設施共用等手段,探索發展“煙+蔬菜”“煙+中藥材”等產業組合,推進“煙+N”產業多元化融合發展,拓寬煙農增收渠道。去年來,采取煙-菜接茬模式種植白菜、西蘭花、蓮花白、萵苣等蔬菜2830畝,煙-藥輪作模式種植百合、太子參等中藥材4810畝。利用閑置大棚培育蔬菜苗2500余萬株,實現育苗收入350萬元。
拓展“5+N”服務鏈。加強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開展“5+N”綜合服務,即集約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和分級五項專業化服務,拓展進行專業化運輸、移栽、大棚綜合利用、烘烤及育苗設施設備管護、有機肥代銷等N項服務。截至目前,合作社311戶煙農售煙總收入4653萬元,戶均收入15萬元;通過開展“5+N”綜合服務實現總收入870.65萬元,在專業化育苗、機耕、植保等專業化環節累計帶動勞務就業1250人次,支付勞務費用474.74萬元。
暢通“產+供+銷”營銷鏈。用好訂單生產、農超對接和網絡電商等多種銷售模式,完善暢通產、供、銷鏈條,實現多元產品線上線下營銷。圍繞“產+供+銷”一體化,對接農產品生產、銷售企業5家,訂單種植烤煙1.7萬畝、蔬菜2800畝、中藥材4200畝;通過“農校對接”“農超對接”等模式落實蔬菜生產950畝。同時,結合創建國家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引導煙農通過農產品銷售平臺銷售農產品,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發力“質量+認證”推進鏈。引導煙農合作社借鑒吸收農業龍頭企業、非煙合作社已有標準,建立自有標準化生產體系、質量管理和追溯體系。嚴抓生產標準落實與產品安全,規范產品生產過程,保證產品質量安全。搶抓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機遇,開展綠色產品認證,提升經營產品檔次,夯實品牌培育基礎。目前,全縣累計產地認證面積15.64萬畝,種植業無公害產品認證2.8萬噸,養殖業無公害產品認證2233.5噸。
打造“3+1+1”產業綜合體。以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載體,優化煙區布局,推動形成“三點一帶一園區”產業增收布局。以客樓—天馬—羊橋等鄉鎮為重點,打造育苗大棚、烘烤設施、輪作煙田產業化利用示范點;將烤煙種植區域向生態稟賦好、生產水平高、煙農效益好的區域傾斜,著力打造客樓-平莊-天馬-羊橋烤煙集中連片增收示范帶;圍繞產業組合延鏈招商,積極引進云之瑞公司等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快推進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園建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