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共和綜合服務型煙農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自2013年成立起,便肩負起服務煙區、煙葉、煙農的重任,但產業單一、管理落后等原因一度讓合作社瀕臨倒閉。
“最困難的時候,我們連出納的工資都發不出,我們的幾個理事也一直在自掏腰包補貼合作社運營下去。”談起曾經的“難”,合作社社長和麗紅不免唉聲嘆氣。
2017年起,和麗紅找到了合作社執行董事和振華,兩人痛定思痛,徹夜長談后,打算好好把握脫貧攻堅利好政策,抓主業、辟新業、搞跨業,讓合作社活起來!
以主業為本,開啟農戶增收之路
合作社堅持“以煙為主、多元經營”發展思路,圍繞煙葉生產收購工作各個環節,開展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助收等一系列緊貼煙葉工作的專業化服務,通過向煙農收取服務費等方式,實現盈利,并不斷改進服務方式,讓利于煙農,幫助農戶增收,保持烤煙主業種植的積極性。
近年來,合作社不斷改進專業化育苗服務,將原來由育苗業主分散自主育苗的方式改為帶棚入社、縮點擴容模式,古城區由原來的62個育苗點整合為12個育苗點,并按照市、區煙草公司育苗管理要求,統一進行培訓,按照規范標準統一育苗。集中規范化育苗為培育優質壯苗提供了保障,也有效地節省了管理成本,并讓利于煙農,讓供苗價格多年穩定在周邊縣區的中下水平。與此同時,在專業化機耕服務利潤空間低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收費僅為市場價的80%,平均每畝讓利煙農20元左右。專業化植保服務也秉持低價優質, 2021年圍繞統防、番茄斑萎病等開展統防3次,服務面積8000畝。僅2021年,合作社秉持服務煙農、助農增收的理念,通過開展煙葉生產全過程專業化服務,實現盈利近40萬元,總讓利于煙農達60余萬元。
以綠色生產為目標,開辟多元化新產業
2017年,合作社首次探索了利用閑置烤房烘烤瑪卡,實現了以服務煙葉為主的主業收入外的突破。在此之后,持續探索了利用閑置烤房烘烤三七、天麻等中藥材,年均盈利12萬元左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環境保護、綠色生產等觀念的深入人心,原有燃煤烘烤煙葉的模式逐漸走向淘汰邊緣,利用生物質燃燒機烘烤煙葉開始了大面積推廣。古城區原有的生物質燃料加工廠一家關停,一家因環評檢測不通過而被處罰,為了避免在烘烤燃料上被“卡脖子”,合作社抓住推廣生物質燃料烘烤契機,由古城區七河鎮政府立項,煙草公司補貼,合作社投入的方式,建設了生物質燃料生產線。
2021年生產生物質燃料250余噸,實現盈利2.57萬元。該生產線正式投產后,預計每年生產生物質燃料1200噸以上,實現盈利12萬以上。在此基礎上,合作社以400元/噸的價格向煙農收購廢棄煙稈,用于生產生物質燃料,實現煙桿資源化利用,煙農每畝可額外增加80多元的收入。
以跨業合作為突破口,探索共享發展之路
緊緊圍繞煙葉開展專業化服務工作并未讓合作社變強變大,唯有不斷改革創新,不斷開拓業務才能讓合作社更好地運營下去。
在發現單打獨斗不僅資金壓力大、投資風險也高的問題后,合作社積極拓寬業務范圍,聯合當地五峰酒廠,推出聯合酒品牌“醉在麗江”,并在十余個黃金地段的零售點進行銷售試點,僅2021年便實現盈利1.2萬元。而部分制作白酒的原料,也來源于合作社集中收儲烤煙前作大麥200余畝,實現農戶增收25.56萬元。
與此同時,合作社還與當地瓦沙畢公司合作,利用空閑土地建立了冷庫基地,土地租金每年收入1.7萬,且同時擁有冷庫使用權,為下一步生態水果銷售打下了基礎。
“以后啊,我們要做大做強已有的產業,還打算建個酒廠,拓展菌類種植等其他產業,讓村里人都加入我們的專業化服務隊和產業中,在自家門口就業,大家一起富裕,一起為鄉村振興做貢獻!”說起今后的規劃,和麗紅滿臉笑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