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榛子鄉,有30多年種煙歷史。
2020年以來,興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按照“政府主導、煙農主體、煙草援建、多方參與”運行機制,試點建設和平煙區產業綜合體,面向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工業企業客戶需求,依托煙農合作社,強化煙葉基地建設,提高煙田和基礎設施生產率、利用率、產出率,提升煙葉供給質量,有效穩定了煙田、煙農和煙葉產業。
作為遠近聞名的煙村,和平村去年發展煙葉4000畝,煙農數量99戶,其中職業煙農占比90%,戶均規模40.2畝,同比增加7.9畝;煙農戶均售煙收入14萬元,同比增加2萬余元。
煙田穩固是強化煙葉基地建設、提升煙葉供給質量的重要前提。
興山縣局(營銷部)以合作社和村委會為平臺,集中流轉閑置土地,將流轉來的土地返租給煙農,并按照一定標準給予補貼,促進煙葉規?;⒓谢N植,從源頭夯實煙葉基地建設基礎。去年,和平村以合作社為平臺流轉土地50畝,以村委會為平臺流轉土地400畝,煙農自主互相流轉土地600畝,為穩定煙葉產業、提升供應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興山縣在和平村劃定7000畝優質生態煙田保護區,建立基本煙田永久保護制度和以煙為主的耕作制度,將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和資金向優質生態煙田傾斜,基本建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管護到位、優質穩產、生產現代化的優質生態煙田。
落實關鍵技術是提升基地供應水平的關鍵舉措。
興山縣局(營銷部)與湖北中煙深化工商合作力度,在項目區內全面推廣“中棵煙+高油分”項目,緊盯“中棵煙長勢長相、高油分關鍵品質”兩大標準,抓牢“良種、良田、良態、良法”關鍵環節,提高技術到位率,著力提升優質原料供給水平和質量。
同時,全力推廣輪作及土壤改良、寬膜高壟、控氮增鉀、上部葉4至6片充分成熟半斬株帶莖烘烤等關鍵適用技術,提升技術到位率,提高煙葉工業適配率。
培育職業煙農是保障煙葉基地長遠發展、穩定優質煙葉供應的重要法寶。
近年來,興山縣各級黨委政府和煙草部門聯合出臺多項扶持政策,不僅在種植面積發展、生產成本投入、烤房建設以及健全防災減災保障機制等方面給予扶持,還大力吸引能人返鄉創業,積極引導發展職業煙農、家庭農場、煙葉生產互助組、種植合伙人等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優化煙農隊伍結構。
在發展職業煙農的同時,和平煙區產業綜合體還促進小農戶之間、小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之間開展合作,以“大”帶“小”、抱團發展,增收致富,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匯聚更大力量。
“如今的產業政策讓長期種煙的煙農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許多煙農真正將種煙當做職業,成為種植大戶,有效解決了‘誰來種’的難題。煙農互助組、大戶帶小戶、專業服務隊模式,緩解了用工難問題?!迸d山縣煙草專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升設施綜合利用效益是增強煙葉基地發展內生動力的有效途徑。
和平煙區煙農合作社與宜昌花園里農業有限公司等進行合作,利用閑置育苗大棚錯季進行花卉種苗的繁育,年收入30萬元以上;利用烤房進行眉豆烘干、袋料菇種植等,利用烤房數量30棟以上,收入5萬元以上;成功創建“興焱”生物質顆粒品牌,年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1500噸以上,實現銷售收入170萬元以上。
通過集聚產業資源、優化要素配置,興山縣局(營銷部)不僅強化了煙葉在產業綜合體中的核心地位,還提升了煙農收益,激發了提升煙葉基地供應質量、推動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能。
此外,興山縣局(營銷部)還通過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積極政府配套資金,加強道路、水電、通信、特色民居等農村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的配套建設,村民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提升,美麗鄉村畫卷在煙葉基地徐徐展開。
提升煙葉基地供應質量和水平是一場考驗毅力和能力的馬拉松。和平煙區產業綜合體正持續完善“政府+煙草+合作社+農戶”聯產聯利模式,努力推動煙葉基地建設實現設施全、服務優、煙農強、品質高、效益好的目標,全面助力煙農增收和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