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商洛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強基礎、快轉型、促融合、保增收”為重點,積極培育新型種植主體,真正把烤煙產業打造成鎮安龍頭產業,為促進煙農持續增收、助力鄉村經濟振興貢獻煙草力量。
傍晚時分,鎮安縣大坪鎮三義村倪世明帶領一幫人正在烤房旁忙碌著。
“小吳呀,多謝前段時間你們幫忙協調車輛拉水,可給我們解決了煙田抗旱的大問題呀!你看,現在我的第一爐烤煙就要出爐啦!”倪世明一邊忙著指揮,一邊對技術員吳枝平說。
倪世明多年來一直在西安打零工,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被困在家里。一開始,倪世明準備種桑養蠶,但聽說蠶繭收購價格波動大、沒保障且收益低,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大坪煙站技術員吳枝平了解到倪世明的情況后,主動找上門來,向她詳細介紹了烤煙種植技術、管理、收購模式和行業、政府的扶持政策。
倪世明站在裝煙梯上將煙葉分類裝爐
“我從來沒有種植過烤煙,也不懂種煙技術,要是種不好,虧了本該怎么辦?”倪世明心里很是忐忑。
“這一點你不用擔心,我們現在大力發展就像你們這類回鄉創業的年青人,針對不同類型的煙農我們都會做好相關的技術培訓,而且每個環節都有我們煙站技術員全程指導,你有什么不懂了我們隨時會來。”吳枝平說。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倪世明種起了烤煙。吳枝平全程跟蹤指導,手把手地教會倪世明種煙技術,詳細講解各個環節的技術要點,耐心為她答疑解惑,再加之她好學又能吃苦,一年下來收入可觀。
“前年我種了36畝烤煙,真沒想到一年下來能掙那么多錢,毛收入就達到了17萬,除去投資、地租和雇工開銷,純收入12萬,比我在外打工強多了!”現在提起來,倪大姐還是很高興。
2021年,嘗到了甜頭的倪世明又增租了別人10畝地,種植面積46畝,總收入達到了22萬元。這一年她兩次參加縣煙草公司和農科教中心聯合舉辦的“職業煙農培訓班”,獲得了職業煙農培訓認證。
為了推進三義村連片規模化種植,洛南縣公司將大坪鎮三義村申報為省級烤煙產業綜合體,項目獲批后,已規劃投資190余萬元,為煙區新建煙田機耕路2.5公里,集雨水池7座,新能源烤房20座,配套煙夾26套,來進一步改善三義村的交通、烘烤、灌溉條件,形成烤煙完整的產業鏈,帶動產業發展。
2022年,三義村委會將全村閑散的1030畝土地集中流轉回來,準備返租倒包給種煙大戶。倪世明覺得種煙收益穩定,投資風險小,技術有保障,就把在外打工的丈夫喊回來一起種煙。在村委會的協助下,倪世明和丈夫承包了村委會流轉來的100畝煙田,擴大了種植規模,并第一個報名申請、注冊了烤煙“聚成家庭農場”。
倪世明為新煙農講解煙葉采收方法及標準
“感謝煙草公司的引導,感謝土地集中流轉、新型種植主體培育配套好政策,使我不出家門就能賺錢。目前看,今年的總收入會突破40萬呢!”說著,倪世明臉上都笑出了花。現在的倪世明已經成為大坪鎮三義村種煙致富的帶頭人,也是三義村的女強人。
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務工返鄉年青人加入到種煙隊伍。2022年,三義村種植烤煙26戶,面積也從去年的570畝增加到了1000多畝,幾乎翻了一番。
今年鎮安縣共培育注冊烤煙種植家庭農場35個,培訓認證職業煙農122戶,探索發展村集體經濟烤煙新型種植主體3個,有效解決了“誰來種煙”難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