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15日,首屆河南三門峽市煙葉調制技能競賽在陜州區張茅鄉西坡腦村永新煙葉家庭農場烘烤工場如火如荼地進行。關鍵詞解說、煙葉成熟度判定、煙葉烘烤特性判定及烘烤工藝設置、煙葉烘烤實操等環節有條不紊地開展,來自全市40名選手同臺競技、各展風采。
一間標注有“3號值班室”字樣的屋子里,一個高低床的上鋪顯得與眾不同——床頭懸掛著一片已經自然變黃的煙葉。微風襲來,這片煙葉就如同穿著黃裙的少女翩翩起舞,與窗外一望無際、綠浪層層的煙葉遙相呼應,讓整個屋子充滿了靈動與生機。
一片煙葉的故事成了這次競賽期間大家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
這個值班室原是永新農場的工人宿舍。因首屆全市煙葉調制技能競賽烘烤實操環節在這里進行,依據項目規則設置,參賽選手要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烘烤出一炕煙葉。這就需要各小組成員吃住在農場,對烘烤過程進行24小時值守管控。經賽事組委員與永新煙葉家庭農場負責人協商,暫時將工人宿舍作為值班室使用。各小組根據實際,每天自行確定1名值班人員留守看護。
懸掛煙葉的床鋪是第八小組組長候雙軍的值班用床,成員還有劉智勉、呂曉輝、趙永偉。
掛這片煙葉是干啥用的?大家都比較好奇。
“烘烤實操是這次技能競賽的關鍵環節,烤中煙變化的判定是必考內容,也是烤好煙的關鍵。通過這片煙葉的變化情況,來檢驗煙葉的耐烤性和易烤性,更準確地判定煙葉的烘烤特性。”趙永偉說,這在專業術語上稱之為“暗箱實驗”,而其與真正的“暗箱實驗”相比,還存在著空間沒有完全封閉的差異。
“這片煙葉是我掛上的。”坐在另一個床鋪上的一位面相憨厚的中年選手發話了。他叫張雪亭,來自澠池縣局(分公司),是第五組的組長。“我們這個值班室可是住著一位‘烘烤專家’呢!我掛這片煙葉,就是方便向他請教。”張雪亭口中烘烤專家就是侯雙軍。
今年55歲的候雙軍同樣來自澠池縣局(分公司),目前在天池煙葉工作站擔任生產技術員。自2003年進入行業以來,一直從事煙葉生產工作。他精通煙葉烘烤技術,全縣哪個煙站、哪位煙農的烘烤出現問題都會找他出面解決。每到烘烤旺季,他開車兩天就能跑光一箱油。
“這片鮮煙葉素質不錯,掛在這里三天了還未出現棕色化反應,說明這片煙葉耐烤性比較強。”說話間,侯雙軍走了進來。他剛通過了烤中煙葉判定考試。
“不在烘烤條件下的鮮煙有以下幾個變化:葉尖、葉緣變黃,通身變黃,點片狀式變黃,葉基變黃,隨著時間推移,就會出現棕色化反應,葉片出現褐色斑點,直至變黑。葉尖、葉緣變黃,說明煙葉具有易烤性和耐烤性;通身變黃易烤性好、耐烤性差,原因是葉片薄;點片狀變黃易烤性差、耐烤性好,是因葉片厚實,多出現在中上部煙;葉基變黃說明不具備易烤性和耐烤性,說明鮮煙素質差。”候雙軍拿起懸掛的煙葉,娓娓道來。
整個競賽其間,來“3號值班室”觀察這片煙葉變化的選手絡繹不絕,都不忘就煙葉烘烤有關問題向侯雙軍請教。
“易烤性煙葉烘烤時,每個階段的溫濕度怎么把控?”
“變黃期和定色期濕球溫度控制在什么范圍合適?”
“烘烤過程中哪個溫度段煙葉重量不減少?”
……
侯雙軍毫無保留,不厭其煩地和大家交流煙葉烘烤技術問題。這里一度成為這次競賽的煙葉烘烤技術“沙龍”,空閑時間,選手們都喜歡到這里坐一會、聊一聊。
一片鮮煙葉,在自然條件下變化,最終是發生棕色化反應變黑,也就完成了其使命,其中蘊含的是煙葉烘烤技術技能的真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