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產業是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煙區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近年來,湖南慈利縣將煙葉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涌現了一批“職業煙農”,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榜樣的力量。
羅雙吾:開著“寶馬”種烤煙
8月26日,在慈利縣江埡鎮細茅坪村的山路上,一輛白色的寶馬車十分引人注目。車的主人名叫羅雙吾,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種煙能手。
1986年,初中畢業后的羅雙吾,因為家庭貧困,輟學自謀生計。
經過一番了解,羅雙吾瞅準了煙葉產業,原因是種植烤煙的收益較好,收入有保障,抱著這個想法,他種下了5畝烤煙,成為村里第一個種烤煙的人。
經過一年的用心栽培,加上煙葉技術員的指導,從未種過煙的羅雙吾獲得不錯的收入,超過了村里種植玉米的村民。
從此,羅雙吾潛心種植烤煙,始終與田為伍,與煙為伴,從1986年開始種植烤煙,到2022年發展到50畝,純收入15萬元左右。
如今,羅雙吾靠著種煙修了樓房,買了寶馬,送兩個女兒上學讀書,大女兒大學畢業后在深圳創業,小女兒正在讀高中,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一人致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1996年村里調整產業結構,羅雙吾帶著鄰居種烤煙,大伙兒心存顧慮:“種烤煙投資多、風險大、用工多,技術要求高,還是種玉米心里踏實”。
羅雙吾說:“我種了近十來年煙,家里能從山頂搬到坪里蓋上樓房,全是種烤煙掙的錢。種烤煙是風險大,只要認真學技術,每個環節落實到位,還是能掙錢的。你們要是相信我,跟我學,我就帶著你們種烤煙。”
當年,4位鄰居跟著他種煙,每戶種了10畝烤煙。羅雙吾從假植、移栽到烘烤每個環節都手把手的教,當年這4戶純收入都達到了6000元,相比種玉米,大伙兒嘗到了更多的“甜頭”。
在羅雙吾的帶動下,村民紛紛加入種煙隊伍,缺技術、缺管理的村民每次打電話向羅雙吾取經,他總是毫不保留地分享。
“帶著村里的年輕人種烤煙賺錢致富,讓村里重新恢復生機。”這些年,村里的年輕人都紛紛去城里打工,村里的好地都荒蕪了,羅雙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滕淼是羅雙吾的侄子,以前在外地打工。今年,在羅雙吾的帶動下,他回村種植了30畝烤煙。作為一個新手煙農,他對烤煙種植技術、管理等方面一無所知,羅雙吾便耐心地手把手親自教。平時,他和侄子都是有說有笑,但在煙葉生產上,他侄子不敢說“差不多”這三個字。
起壟的規格,翻耕的深度,肥料的用量,移栽的時間,對于烤煙生產的每一個細節標準,羅雙吾心里都有一把尺子一塊表,想要用“差不多”去敷衍他,肯定是過不了關的。
“如今,我的面積穩定在50畝左右,忙了就多請幾個工,多騰出點精力帶帶大家,我想通過烤煙產業,幫助更多的村民就業致富。”羅雙吾笑著說道。
走進細茅坪村,往日破舊的土磚瓦房已變成了一棟棟小洋房,矗立在青山綠水間。而這里的村民,卻不曾停歇,始終奔赴在烤煙種植的路上,那是對更美好未來的憧憬。
30多年種煙路,羅雙吾潛心種植,不斷深耕。他說:“要干就要干好,一輩子干好一件事就夠了。”在種煙這條路上,他把烤煙越種越好,把日子越過越紅火,又帶著村民在共同致富的路上越走越遠。
莫才文:輪椅上的“種煙”路
“打頂時莖頂端盡量留高,合理留葉,確保株型正常,有利分層成熟落黃。”“打頂后必須及時抹杈抑芽,才不會消耗煙株養分,影響煙葉質量……”時逢煙葉收獲季,慈利縣南山坪鄉雙河村村民莫才文,坐著輪椅在自己的50多畝烤煙地頭組織、指點做工,神色自若,有條有理。
2006年,莫才文在洞溪煤場務工時出了一場意外,導致雙腿殘疾,輪椅便成了他永久的代步工具。
村干部介紹,莫才文父親莫燈學種烤煙已多年,但因年齡大和發展產業資金有限,每年只能種幾畝地,勉強維持一家生活。2014年,莫才文一家被確定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
“我曾哭過,也自暴自棄過,但大家都在支持、鼓勵我,我想我也不應該向命運低頭。”種煙的第一年,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除了日常指導外,還讓煙草站的技術員上門為莫才文傳授種植技術和經驗。
那一年,除去雇人的工資及其它肥料燃料費用等,收入基本上能滿足當年的家庭開支需求,這也使莫才文從貧窮道路上擺脫出來并摘掉了”窮帽子”,也讓他在煙葉發展之路上看到了富裕的曙光。
成功的嘗試給了莫才文更足的干勁。2018年,他不斷挖掘、學習種植技術,不停摸索、完善生產技術,把烤煙地擴增到40畝。那一年,他全年交售煙葉5000多公斤,純收入10萬元。年底,他便把自家舊房子重新修葺,屋前鋪上了水泥地板,院子里圍建了幾平方的小花園,生活居住條件逐步改善。
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莫才文雇用了村里多名貧困戶,解決部分村民就業問題,帶領著鄉親們共同致富。2021年,莫才文種植面積擴大到50畝,收入達到20萬元,除去人工成本、肥料及煤炭燃料,純收入也有13萬多元。
雖然自己不能下地干活,但莫才文每天堅持用雙手轉著輪椅在煙地里來來回回,即使手上早已生出厚厚的老繭,也還是會磨出血泡。“種煙是個辛苦活兒,煙田整理、配方施肥、起壟覆膜、移栽煙苗、病蟲防治、打頂抹芽、成熟采收、科學烘烤等一系列的生產技術都要落到實處,這每一步都關系到煙葉的收成。”莫才文說道,除田地里的活外,烘烤這個“大工程”技術含量高,需要自己一個人來完成。
“烘烤升溫速度控制、隨時觀察煙葉變化狀態、60℃穩溫烘烤10小時……這些步驟都是煙葉烘烤過程的關鍵點,容不得一點兒馬虎。”莫才文介紹,50多畝地的煙葉需要烤上十五六房,為了保證烘烤質量,必須得耗上好幾個星期的日夜守著烤煙房。對于未來發展,莫才文充滿了信心。
“我雖是一個殘疾人,但我始終相信,勤能致富。這個道理對于任何人都說得通。”莫才文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