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烤煙黃,又是一年烤煙忙。眼下,貴州納雍縣寨樂鎮進入烤煙采收、烘烤時節。
9月2日,在一寬闊緩坡地帶,七八個人正在一大片煙地里忙碌著,采煙葉的、捆煙葉的、碼煙包的,每個人都擦汗如雨。
烤煙豐收忙,村民增收有希望
這是納雍縣寨樂鎮五星村種煙大戶56歲老煙農劉玉恒和26歲的大兒子劉鈺、23歲小兒子劉發祥的烤煙地。
都說上陣父子兵,種了10多年的烤煙,劉家是遠近聞名的種煙大戶,每年的收入都在15萬元以上。
今年畢節市一些鄉鎮的烤煙遭受冰雹災害,畢節市煙草專賣局為充分保障煙農利益,依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強化大田管理,培育健壯煙株;全面推進AB崗分類采烤,降低采烤損失;開展入戶分類指導,加快煙葉交售效率三個步驟,全力保障今年煙葉收購目標的全面完成。
今年7月初以來,針對煙葉成熟采烤工作,畢節市煙草公司制定了完善的考核體系,從技術、管理、成效等方面,構建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考評,有效降低了煙農烘烤損失。
記者了解到,畢節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煙農為主體,全面推進“采烤分”一體化作業模式,促進了煙農采烤工作,所謂“采烤分”一體化,就是適時采收、科學調制、分炕分級,解決熟了不采、不熟也采的問題,用工藝成熟的采烤降低煙葉燒烤的損失率。
根據劉家父子測算,烘烤損失率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平均每畝可減少損失30元。為此畢節市煙草部門將“采烤分”一體化工作通過工作人員上門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把宣傳工作深入到千家萬戶。
當天下午5時許,記者走進納雍縣寨樂鎮茶村梁子烤煙收購點,交售煙葉的村民正在有序排隊賣煙,劉家三父子也在其中。
趁著等候賣煙的間隙,記者與劉玉恒父子仨聊了起來。
“從小時候父親就開始種植煙葉,種了20多年。長大以后,我覺得在村里種地太沒出息,就去外面闖世界。” 26歲的大兒子劉鈺告訴記者,算上今年,他返鄉種植煙葉已經有5年多了。早年外出打過工,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隨著父母逐漸年邁,特別是成家后,他就萌生了回來發展的念頭。
“當時我就想,父親種煙養活了我們一家,我肯定也可以。”在當地煙草公司生產技術員的幫助下,劉鈺從父親豐富的烤煙種植經驗里提煉升華,尋找肥沃地塊,注重輪作倒茬,自己漚制農家肥在整地時提前施入,培肥地力。
沒過多久,二兄弟劉發祥也加入到種煙的行列,兄弟倆邊學邊干,兄弟倆跟著父親將種煙規模從30畝提升到現在的100畝,他們越來越自信,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
“土地是有靈氣的,你對它精耕細作,它就對你偏愛有加。”曾經那個覺得跟土地打交道沒出息的兩少年,如今也愛上了這片土地。
“回來種煙真好,既能陪伴父母妻子,又能賺錢養家,現在的日子我很滿足!”劉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如今,依托發展烤煙種植,劉鈺一家的日子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越過越好,全家人對發展烤煙更是充滿信心,干勁十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