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歲的河南省盧氏縣文峪鄉柿洼村4組種煙大戶王宵四,具有28年種煙經歷,被鄉鄰們親切稱謂“老煙筋”。
8月底、9月初,盧氏縣降雨較為集中,給處于煙葉采烤關鍵時段的他帶來了不小挑戰。王宵四根據生產技術員、烘烤師和煙葉烘烤輔導員指導意見,并結合多年種煙經驗,探索總結出雨后煙葉采烤“四寶典”,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效果。
煙葉采收寶典。雨后煙葉水分大,氮素積累相對較多,葉片質地較脆,烘烤中較難變黃,如急于采收,易出現烤青和烤黑現象。因此,他嚴格把握“四點”:一是久雨天晴后不要急于采煙,等大田煙葉曬3天后,煙葉內含物質較為均衡,煙葉成熟特征呈現后再采煙;二是采收放在下午進行,上午不采煙;三是雨前一部分葉片已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煙田,在連續陰雨情況下沒有返青,天晴3天后,可適當多采一部分葉片,防止本次采收后,下次采收已成熟過度,無烘烤價值;四是重視田間衛生,采煙時,要把病葉、老葉、落地片、煙花和煙杈一并清理出煙田,防止大田病害發生或加重。
鮮煙分類寶典。天晴后,若急于集中采煙,因量大,葉片成熟度差異較大。因此,一定要做好鮮煙分類,按成熟、過熟、欠熟類別分類編桿,木竹桿每桿編葉片125片左右,煙夾250片左右,不能混編超編。
裝炕寶典。一是裝炕數量,土炕裝煙桿數200至220桿左右;三棚密集炕裝煙桿數360至380桿左右,煙夾(小夾)300至320夾左右;四棚密集炕裝煙桿數480至500竿左右,煙夾(小夾)380至400夾左右。這樣利于炕內排濕,不易出現濕筋和烤黑。二是勻裝炕。每棚裝煙量要基本一致,嚴防上密下稀或上稀下密,同時嚴格杜絕半棚煙。三是過熟桿裝在高溫棚,適熟桿裝在中溫棚,欠熟桿裝在低溫棚,裝炕結束,炕門迎面上下裝煙層次分明。
燒火寶典。雨后采收的煙葉片內水分較大,烘烤不能按正常煙葉烘烤技術燒炕。一是煙桿(夾)裝炕后,不要急于點火,打開風機送風2小時左右,讓葉片表面淺層附水散失一部分后再點火。二是點火4至5個小時后,將干球溫度升至35℃左右,再停留2至3個小時,使葉片表面微熱,隨后迅速將干球溫度拉升至39℃主變黃溫度穩溫,濕球溫度控制在37至38℃左右,杜絕“低溫高濕悶炕”變黃產生霉把現象,同時避免主變黃溫度下濕度過高導致“硬變黃”,從而導致升溫后烤黑煙;變黃程度達到7至8成黃后干球溫度再升溫至42℃穩溫,濕球溫度37℃左右,使葉片變黃9成以上,干球42℃,低溫區葉片主脈達到發軟后方可升溫,否則不得升溫;定色期46至48℃時,要拉長時間讓支脈全部變黃促主脈發白,濕球不低于37度;主脈變白后,干球隨后升至54℃穩溫干片。后半部分烘烤按正常技術操作,關鍵是變黃階段操作要領,倡導“先拿水,后拿色”,做到變黃失水同步,操作不當,難定色,容易出現烤青和烤黑。
“目前,俺照此方法采烤出的4炕煙葉,色香味俱佳,上等煙比例較高,余下采烤將會越來越順。”王宵四高興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