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單薄瘦弱,皮膚黝黑粗糙,雙眼炯炯有神,講話聲如洪鐘,步履鏗鏘有力,他是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仁塘村的“鐵桿煙農”邱修衛,人稱“老衛”。
18歲開始種煙,“老衛”是地地道道的老煙農,從2畝種到20畝,一種就是35年。他不年輕,卻有著年輕人的樂觀心態,坦然面對生活的不幸;他愛琢磨,能吃苦,敢于接受種煙新思路,嘗試新方法,種的煙葉質量一年比一年好。
遭遇橫禍? 種煙讓他燃起生活希望
2013年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給邱修衛原本幸福的家庭帶來了沉重打擊。兒子邱福興在學校門口出了車禍,頸椎受損,全身癱瘓。為了給兒子治病,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債臺高筑。
“活蹦亂跳的孩子變成這樣,不能不治啊!光手術就做了兩次,再加上康復訓練,不知道花了多少錢。”說到這里,邱修衛的眼神黯淡下來,“醫生讓放棄,我就是不聽,什么辦法都用了……后來用牙簽一點點地試,發現孩子胸部以下一天天有了知覺,連醫生都說是個奇跡。”
針灸、理療,配合一系列長期治療,現在邱福興能短時間站立,能自己吃飯、大小便,還通過計算機自學了平面廣告設計,近一兩年來通過在某寶接單收入1萬余元。
禍福相依,否極泰來。2014年,在興國煙草扶貧干部張闖的幫助下,“老衛”在孩子病情穩定后,擴大了煙葉種植規模。他起早貪黑,有疑就問,有難就說,煙田和烤房成了他的“主戰場”。5畝煙葉在“老衛”的精心管理下,收入達到近2萬元。
“這在當時可是救命錢,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老衛”黝黑的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燃起了對未來的憧憬。
勇于嘗試? 帶領煙農共同致富
“老衛”從未缺席一場煙葉生產技術培訓,他總是手拿本子緊握筆,如饑似渴地汲取著技術養分,一筆一畫記錄著生產要點。
他是個地道的行動派,敢于將所學用于生產實踐,更勇于嘗試新辦法。興國煙草探索總結出的“五步”鮮煙分類法和“掛煙架”排隊上烤法,他率先采用、主動推廣。他還自己搭起了掛煙架,將編好的煙葉放在掛煙架上,根據成熟度排隊上烤,實現了同桿同質、同層同質。
“煙草公司搞的新辦法,準沒錯,每次按照他們的來,效果都很好,還節省了成本。”看著烤出來的金葉子,“老衛”高興地與鄉親們分享。
2019年,“老衛”還清了外債,并順利實現了脫貧。而他依靠種煙實現脫貧致富的故事在十里八村廣為流傳,慕名而來和他探討種煙技術的煙農越來越多。
“老李,你家的煙要打頂了。”“老鐘,編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先分好類再編。”“老劉呀,你烤煙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間歇性排濕,控制好穩溫時間。”……邱修衛當起了師傅,手把手地教鄉鄰如何種出好煙,一點沒有保留。
愛琢磨事兒的“老衛”,看到大伙兒打藥費勁,就向當地合作社申請購買了無人機,自己當起了操作手,及時幫助鄉親們預防病蟲害。眼瞅著煙葉分級與水稻“雙搶”請不到工,他又組建了一支分級隊伍,將大伙兒的煙拉到一起搞起了分級。他還組織將田間廢棄的煙桿回收到有機肥廠,實現“變廢為寶”助增收。
“這是‘老衛’給我講的”“這個法子是‘老衛’教的”“‘老衛’就是這樣做的”“去‘老衛’家田里看看去”……“老衛”成了煙農們競相學習的榜樣,他的煙也成為煙農們想要種出來的煙。
邱修衛期待著今年的煙葉能賣個好價錢 張帥 攝
“‘老衛’的‘鬼點子’就是多,但正因為他有這些點子,才帶領我們這些煙農種好了煙葉,擺脫了貧困的日子。”煙農邱修法感激地說道。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是煙草公司幫扶我走上了種煙這條路,是‘金葉子’幫助我擺脫了貧困,我希望能和更多的鄉親們一起種好‘金葉子’,和大伙兒一起過上好日子。”邱修衛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