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種植是安福縣農業的支柱產業,被列為江西安福縣“脫貧攻堅八大產業”之一,在產業扶貧中發揮了重要力量,也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對農業產生引導、農業種植結構不斷調整,年輕煙農逐年都在流失,在安福縣,55歲以上的煙農占比已增長至36.14%,45歲以下煙農占比僅為15.16%。
作為煙草產業鏈供應鏈的最前端,煙葉生產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張建民指出“要把穩固煙葉基礎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新型主體培育,加快轉型升級,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為穩煙農、穩產業,近年來,安福縣草專賣局(分公司)緊扣“在哪種煙、誰來種煙、怎么種煙、為誰種煙”四大重點課題,聚焦“穩煙田、育主體、提質量、優供給”等重點工作,積極引導家庭農場發展模式,不斷促進煙葉種植從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到家庭農場的專業化生產。
圖為工人們在李青山承包種植的煙田里打頂抹杈
雨后初晴,安福縣谷源山林場青塘基地百畝連片的煙田里,李青山帶領十幾個工人正在給煙株打頂抹杈,眼前一幅熱鬧忙碌的景象。煙葉種植家庭農場主李青山成正是看準了這個機遇,去年開始投入資金開辦家庭農場,擴大生產規模從20畝至100畝。“發展規模化種植,難點之一在于土地流轉,要整片長期流轉也面臨很多阻力,需要政府協調、煙草企業支持,最終他們一起幫我達成了心愿。”李青山介紹。
在家庭農場的建設推進中,安福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選擇兩種“能人”帶頭創辦家庭農場。一是選擇一些常年在本地勞作,懂經營、會管理、技能強的農戶,動員其在原有種煙面積基礎上擴大面積創辦家庭農場。二是選擇一些有實力、有眼光、有種煙經驗的外出務工人員主動返鄉進行創業。李青山常年種植煙葉,種植技術好、生產水平高,正是屬于煙草公司引導的第一種“能人”。
圖為煙技員在田間指導技術
像李青山這樣的家庭農場主,安福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其列為服務等級最高的‘跟蹤服務’類,每個生產階段,皆由最擅長該階段技術的服務人員按至少每天一次電話訪問、每兩天一次現場指導的頻率開展技術服務。”安福縣寮塘煙站站長彭桃軍介紹。在煙技員的悉心指導下,今年,李青山的煙葉長勢良好,喜獲豐收,每畝煙葉產值達4200余元,一百畝煙葉凈收益達19萬元。“我不光要把煙葉家庭農場搞好,還要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李青山的家庭農場,為當地創造了10多個就業崗位,季節性臨時用工更是達到30個崗位,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創收30余萬元。
截至目前,安福縣共建成7個百畝左右的煙葉種植家庭農場,成熟的煙葉種植家庭農場正成為安福煙區的穩定種植主體。穩定優質核心煙區、穩定煙農隊伍是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下一步,安福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不斷完善家庭農場建設管理模式,不斷推進煙葉種植轉型升級,計劃用2至3年時間,在全縣建成30個發展成熟的煙葉種植家庭農場,穩步推進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