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金葉子,鼓起錢袋子。近年來,貴州綏陽縣依托自然資源和地理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扎實開展優化種植布局、完善配套設施、推廣綠色生產技術、提供技術培訓指導等工作,大力發展烤煙種植,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如今,烤煙已成為綏陽縣農業支柱產業之一,為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金秋之季,豐收時節。自八月份以來,烤煙陸續進入收購關鍵期,走進綏陽縣各大煙葉收購現場,煙葉烘烤后的特殊香氣便撲鼻而來,煙農們載著一車車金黃的煙葉從各村趕到收購地點,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今年的收成很不錯,烤煙品質很好,總產值有4萬斤左右,目前已經交了3萬斤,除去開銷和成本,凈收入都賺了35萬。”47歲的太白鎮煙農周祥萬已經種植烤煙十余年,可觀的收益讓他更加堅定了種煙的信心,明年計劃在今年160畝的基礎上擴展100畝繼續發展烤煙產業。
在綏陽縣,像周祥萬這樣的職業煙農共有848戶。為了全面提升煙農綜合素質和種煙技術,切實夯實煙葉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根基。今年以來,綏陽縣共累計培訓煙農、分級工8000余人(次),從煙地整理、育苗、管護、采收、烘烤到收購等不同階段,圍繞烤煙生產政策、烤煙種植技術、烤煙綠色防控、采收烘烤、分撿定級等內容,積極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定期開展技術培訓,確保煙農種的下煙、種的出煙、種的好煙,真正讓“金葉子”飄入家家戶戶。
“我從2008年開始種烤煙,到現在已經14年了,每年的收入都很可觀,從育苗、田間管理到烘烤全過程,煙葉站都會給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幫助我們種出優質的烤煙,質量和收入都得到了保障。”蒲場鎮七九村的煙農胡大維感慨道。
來到太白鎮太白收購點內,一派熱鬧的繁忙景象映入眼簾,過磅、分撿、定級、捆裝、入庫......只見工人們緊密協作、互相配合,正在井然有序進行收購工作。
烤煙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讓煙農實現了增收致富,也催生了煙葉分級工這一新興職業,由煙草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按照就近原則吸納群眾加入合作社,經過綏陽縣煙草分公司培訓和考核后,持證擔當煙葉分級員。有效拓寬了農民就業新渠道。
據悉,全縣設有洋川、太白、旺草3個煙葉工作站,烤煙收購線11條,收購場地17個,建有鑫葉、坪壩、尹珍三大煙草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全縣共擁有分級相關人員560名。
來自坪壩煙草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的分級工婁敏就是太白鎮本地人,因為家里也種有烤煙,婁敏具有煙葉的分級基礎,經過專業培訓后成為正式的煙葉分級工,每到烤煙收購季節,她就到收購站開展煙葉分撿工作,“本身我家里就種了50畝烤煙,每年收烤煙的時候能收入20萬左右,然后這兩年我又到合作社做分級工,都是計件,做多少得多少,算下來的話整個收購期結束能有10000多塊錢的收入,還是非常滿意的。”
如今,烤煙產業已經成為促進百姓增收致富的“金葉子”、助力綏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綏陽將切實抓好抓實烤煙產業發展,把烤煙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走出一條“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據了解,今年全縣共種植烤煙4.36萬畝,煙葉以云煙87為主,上等煙比例達72%以上,計劃收購烤煙7.5萬擔,產值約1.3億元,實現稅收2850萬元。
“截至目前,全縣7.5萬擔的目標任務已全面完成,預計超收4000擔左右,煙農戶均收入達到16萬元,同比增加近4萬元,等級結構、均價等指標均明顯提升。”綏陽縣煙草分公司副經理陳飛飛介紹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