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地處海拔相對較高區域的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新哨鎮棕白村涼意漸濃。
清晨,棕白村烤煙種植戶師云祥裹緊外衣,開著5年前買的二手小卡車,來到村里的煙葉集中分級點裝載煙包。上午9點半前,這車煙包要運到離村10余公里外的新哨鎮煙葉工作站交售,他得抓緊時間。
師文祥整理待交售的煙包
今年烤煙收購期間,師云祥還有兩個“身份”:煙包集中運輸隊隊員、“交煙代表”。這些年收購模式的創新,他看在眼里,也親身經歷著。
清點煙包、核對數量、帶上登記表……忙活妥當后,師云祥出發了。前些年,棕白村修通了水泥路,從村里到煙站的道路一路暢通,師云祥20多分鐘后便到達,比約定的交售時間提前了一刻鐘。
進站,師云祥小心翼翼地將車子倒往驗級大棚下,此時,新哨煙葉工作站的幾名助收員已在此等候卸煙包。一刻鐘后,30多包煙葉排成一溜,等待交售。煙包卸車這一活計,師云祥沒使半點力,全由助收員負責。
師云祥是棕白村第二代烤煙種植戶,從他父親這輩算起,師家種煙的時間已有30多年。
“以前交售煙葉,收購場上的村民比煙包還多,亂麻麻的。現在好了,清清靜靜,效率也高。”師云祥口中的改變,源于“代表交煙”模式。
為進一步降低煙農的交售成本,持續規范收購秩序,做好疫情防控,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去年試點開展以種煙村小組為單位,通過烤煙種植戶集中投票的方式將群眾口碑好、做事踏實、種煙水平特別是煙葉分級水平高的人推選為“交煙代表”,由“交煙代表”代其交售煙葉的“代表交煙”模式。
今年,該局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州各煙區黨委政府支持下,全面推行“代表交煙”模式。
師云祥加入由當地煙農合作社組織的煙包集中運輸隊已有8年,每年除去油錢及車輛保養費,能掙到8000多元運費,這筆費用,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煙草部門對烤煙種植戶的補貼。
“村民們交售煙葉不用再親自到煙站忙活,50多天的收購期間,省下的時間可以干很多事。”棕白村除了種烤煙,還種著水蜜桃、玉米,眼下正是掰玉米、修剪桃樹的時節。師云祥說,近3年,村里70多戶人家中有一半外出打工,秋收時節請工不易,“代表交煙”模式讓大伙兒騰出手腳忙活其他,既省工,又降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