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過的江畔,皆是金色的煙葉,中國煙草成立四十年來如這滾滾的江水一般不斷向前,從誕生走到了不惑。四十年間,動人心魄的發展畫面,嘔心瀝血的建設詩篇,凝聚汗水的堅毅臉龐,共同交織成了中國煙草成長發展的華美史詩。
說起金色煙葉在麗江閃閃發光的四十年,云南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新華村灣子村民小組32年“煙齡”的專業化烘烤隊員段秀秋有著無限感慨。
四十年,鄉鎮改頭換面
“我從1990年開始種煙,是煙草公司來發動的,那時候不知道收益好不好,我家只試種了四分田,面積少但也很辛苦?!痹诙涡闱锏挠洃浿?#xff0c;四十年前的新華村,出門趕集市走的都是土路,每到雨季,土路就變得泥濘不堪,幾乎無法正常出行,煙葉的采摘、烘烤到收購,運輸過程全靠人背馬駝,遠離江邊的山區缺水嚴重,生活用水都難以保障,更別提種煙用水。
“現在輕松多了,大家都是開著小汽車、走著機耕路、用著抽水機就把煙種了。” 段秀秋開心地說到。
四十年來,村里的煙農家家買了小轎車、蓋了新樓房,鄉鎮面貌煥然一新,機耕路、農業機械、育苗設施、煙草水源援建工程等,一系列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持續完善,解決了部分煙區生產生活用水,極大地改善了煙區農業設施條件和農業生產環境,烤煙始終發揮著“支柱產業、扶貧產業、優勢產業”的重要作用,為當地政府和煙農提供了穩定的產值和財政收入。
四十年,依然是綠水青山
“以前烤煙都是用的土烤房,靠燒煤燒炭,煙囪需要人爬上梯子打開才可以排煙,溫度、濕度只能走進烤爐內部,觀察里面掛著的溫濕度計,然后看要不要添柴加火,花錢又花大力氣,最要命的是到處搞得烏煙瘴氣?!?段秀秋說起曾經烘烤煙葉的經歷。
四十年前,在江邊、公路上,到處可以看見廢棄的烤煙桿,煙農私下焚燒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為了烘烤煙葉,也有人砍伐樹木作為燃料,既污染生態環境,也破壞了生態植被??上驳氖?#xff0c;2010年煙草公司全面推廣密集型烤房,如今更進一步,對煙桿、秸稈等進行集中回收,大力推進生物質燃料綜合利用,普及新能源烤房,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同時把村民從傳統烘烤的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受到了煙農的一致好評。
通過堅持發展現代綠色生態農業,持續推廣土壤保育、秸稈還田、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農殘控制、生物質燃料替代燃煤烘烤、殘膜廢棄物回收等煙葉生產適用技術應用,煙草為四十年的鄉鎮發展插上了綠色的翅膀。
四十年,科技創造未來
32年前,段秀秋剛開始種煙,煙科員從育苗、移栽、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到烘烤手把手指導,在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向他人學習的機會實在有限。以前,掌握不好煙葉的成熟度,采摘的煙葉被烤青,明天因編煙、裝煙不到位,導致同竿煙葉烤成“雜花煙”,段秀秋在種煙路上犯過很多錯、吃了不少虧。
“現在不一樣了,用手機打開‘香葉智農’,隨時可以學怎么種煙,煙草公司也經常組織技術培訓,我幾年前被煙技員推薦成為了專業化烘烤隊員!”
為緊緊抓住數字經濟進入快車道的重大機遇,合同簽訂、種煙政策宣傳和種煙技術交流都能通過“一部手機種好煙”系列平臺在手機線上實現,煙草種植開始了數字化轉型;機器播種、漂浮育苗、旋耕打塘一體機、無人機植保,機械化貫穿煙葉種植全過程,一項項科技創新是煙草發展四十年交出的優秀答卷。
四十年,變的是鄉鎮面貌、生產方式、收入水平,不變的,是煙草始終對人民負責、為國家奉獻的初心。追往昔崢嶸歲月,于今朝不忘初心,煙草的未來將在接續奮斗中前行,高質量發展的事業也將在繼往開來中推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