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云南大理的田間,機器收割聲、滿載作物的拖拉機鳴笛聲、作坊里機器加工的轟鳴聲,匯成一首交響樂,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縣永建鎮雞頭村,村民們種植著水稻、烤煙、蠶豆、玉米等農作物。水稻和煙葉剛剛豐收,田里就又忙著栽種下一季的作物了。
大理州巍山縣永建鎮雞頭村青貯玉米長勢正旺。朱姝攝
輪作一年兩熟變三熟
“兩季變三季,這個錢蹭蹭蹭就漲上去了!”村民左述厚手舞足蹈地比劃著。
云南大理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農作物一般一年兩熟。往年,永建鎮的農民只種兩輪作物,九月收完烤煙種蠶豆,來年春末,蠶豆成熟,再種植烤煙。
近年來,巍山縣堅持科技創新,抓實綠色生產技術,促進規?;?、規范化、生態化種植,通過煙后輪作晚秋玉米(青貯、鮮食)合理銜接,收獲后再種大麥等作物,來年4月再移栽烤煙,逐步探索出一條“煙糧協同”的新路子。
在今年交售完煙葉之后,左述厚聽取當地政府的建議,在田中種了玉米,玉米成熟后再種大麥,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氣候資源,又能錯開勞動力高峰,實踐煙糧輪作、土肥并用,從之前的一年兩熟變為一年三熟。
廣闊田野里,煙葉早已采收完畢,砍下的煙稈整整齊齊堆放在路邊,玉米身姿挺拔、長勢正旺,綠油油的葉片迎風招展,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
左述厚很開心,他一年到頭都扎在田間,說自己最大的愛好就是種田,今年他種了15畝烤煙,現在他在將近一半的田里種了玉米,成熟的玉米讓他很有成就感。
加工車間內,圓盤粉碎機正在進行青貯飼料加工。朱姝攝
輪作增收的新路子
左述厚種的并不是普通的玉米,而是青貯玉米。青貯玉米不同于其它型玉米品種,采收后將玉米的莖稈、玉米籽粒等全部地上部分齊地面收割,經過切碎、加工、發酵可制作成青貯飼料,用來飼喂牛羊等牲畜。
大理種植玉米并不少見,但是玉米豐收之后,玉米秸稈的焚燒處理并不環保。當地根據實際情況,開始推廣青貯玉米的同時,也在推進青貯飼料廠的建設。據了解,巍山縣簽約了12家青貯飼料生產企業,由企業與村民簽訂青貯玉米產銷合同,形成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幫助村民創富增收。在今年4月成立的大理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加工車間,碩大的圓盤粉碎機將玉米秸稈粉碎成散料,然后運往養殖場進行發酵。公司負責人蔣利鋒介紹,公司新的加工生產線正在建設,建成后公司每年能生產青貯飼料達3萬噸。
在永建鎮的路上,一輛輛拖拉機忙碌著,將一車車玉米秸稈運往加工廠。有村民在家里配置了小型圓盤粉碎機,接收其他農戶家的玉米秸稈,家里也成為了小型加工廠。玉米秸稈有了新去處,農民也有了增收的新途徑,拖拉機和圓盤粉碎機的轟鳴聲交疊,巍山的這個秋天顯得更加忙碌。
青貯玉米背后的產業鏈
大理有大片牧區,奶牛、肉牛的養殖需要大量的飼料,飼料一直供不應求。
巍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曹永福介紹,近年來,巍山縣進一步實踐“煙糧協同”發展途徑,創新性地加入了畜牧業作為閉環,形成了“糧、煙、飼”協作共進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1.6萬頭肉牛,對青貯飼料的需求量巨大。青貯玉米在為農戶取得良好收益的同時,也為巍山縣肉牛養殖產業提供了飼料保障,奠定了巍山縣肉牛產業 “一縣一業”的地位。
大理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蔣利峰介紹,大理本地的牛奶廠很多,青貯飼料對于奶牛的養殖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據了解,玉米青貯飼料營養豐富、消化率較高,鮮樣中含粗蛋白質可達3%以上,用玉米青貯料飼喂奶牛,每頭奶牛一年可增產鮮奶500kg以上,而且還可節省1/5的精飼料。青貯玉米經過當地粉碎加工成散料之后,運送至鄧川的養殖場發酵,為養殖場的奶牛儲備冬天的飼料。
烤煙、青貯玉米的輪作,增加了農民收入;而青貯玉米的加工,為當地村民提供了新的產業;玉米青貯飼料進入養殖場,推動了養殖業的發展,一舉三得。煙葉種植和糧食生產的協同發展,凝心聚氣,將不斷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鮮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