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縣中峰鎮國煙有機農業產業園“稻魚”養殖區。張自豪攝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日前,筆者”走進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中峰鎮國煙有機農業產業園,抬眼望去,游客絡繹不絕,一望無際的稻穗在微風中翩翩起舞,穿行其間,陣陣稻香沁人心脾,鳥啼蛙鳴,四處傳遞著豐收的訊息。
中峰鎮位于竹溪縣西郊,這里環境潔凈,生態優良,土質肥沃,獨特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讓糧油作物成為盛產之物,素有“竹溪糧倉”之稱,其中從唐代始封的“貢米”更是成為了竹溪農業產業的“金字招牌”。
2020年脫貧攻堅剛剛結束,產業如何發展、百姓如何增收、如何實現家門口就業?成為了中峰鎮發展的頭等大事。2021年,全國打響了鄉村振興的戰役,中峰鎮政府著眼于有機農業,創造性地提出了“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在這一年,新一輪的國煙幫扶正式開啟,為了實現“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渠道、門前實現自主就業”的目標,在國家煙草專賣局大力扶持下,中峰鎮政府打破傳統產業格局,圍繞“全域景觀,詩意田園”的定位,建立“國煙有機農業產業園”。
在“國煙有機農業產業園”建設過程中,為了實現規模化、集群化、機械化的農業發展方向,中峰鎮政府積極引導土地流轉,通過將土地有償轉讓給產業種植大戶,實現土地價值、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在國煙的協調下,積極和大型農業公司對接,通過“下單+種植”的方式,讓農產品銷售更有保障,同時為了擴寬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國煙將有特點、有優勢、品質好的農產品,通過考察,推送到國煙終端零售門店,打通竹溪特色農產品銷售通道,帶動中峰鎮群眾增收致富。
目前,該產業園已經形成以水稻種植為主體,分為稻蛙種養區、魚類養殖區、蓮藕種植區、大棚有機蔬菜等區域,成為竹溪縣首個“田上稻,稻里蛙,水里魚”的生態立體循環種養模式。同時建設了稻田客廳、彩色步道、稻田藝術畫、“稻田迷宮”、“迷你農場”等獨居特色的網紅打卡地,開創了“種植+旅游”的農業發展新特色。
“以前大家都是分散種植,面積小、產量少、效率低,不要說賣錢,自己吃都夠嗆,現在好了,這里成為了產業園,大家的地雖然都被流轉了,但是有租金,還可以在這里上班,心理美滋滋的,真的是要感謝政府、感謝煙草的好政策。”在溫室大棚里除草的李玉鑫熱情地說道。
“國煙有機農業產業園”的建立也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位于產業園附近的農家樂老板江濤就是受益者之一。從在外面打工到自己返鄉創業,真正實現了華麗的蛻變。“一般周六周日來的人比較多,節假日更是客源爆滿,這可比外面打工強多了,收入不僅有保障,關鍵是在自己的家鄉發展,心里面還是很滿足的”,面對筆者的采訪江濤笑盈盈地談道。
“開工了,收割啦!”產業園里,一聲嘹亮的嗓子正式拉開了竹溪縣中峰鎮有機稻米的收割之路,開溝放水、捕撈田蛙、機器轟鳴,金黃色的稻谷一片片倒下,一袋袋谷穗整整齊齊地碼在路邊,鄉親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打卡游客的一段段視頻正告訴著大家,這個秋天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目前,竹溪縣中峰鎮貢米核心產地規范化種植面積已達1000多畝,年產貢米5000余噸,總體產值過5000萬元,真正實現了產業發展、門前就業、群眾增收的三重目標。在國煙的幫扶下,為中峰鎮這片廣袤富饒的大地添上了鄉村振興濃墨重彩的一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