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冬寒未至,晴空下的林口鄉暖意融融,正是耕作好時節。云南鎮雄縣風巖村煙農吳春慶正駕駛機械,沿著田地耕作。離開煙地,你很難想象這個身材單薄瘦弱、皮膚黝黑粗糙的人,竟是一名遠近聞名的百畝烤煙種植達人。
返鄉巧逢及時雨,開啟致富之窗
2021年,外出務工的吳春慶決定返鄉創業,并機緣巧合地種起了烤煙。早些年,吳春慶帶著妻子兒女到福建,靠打零工為生,一年到頭地辛勤勞作,掙的錢卻不多,家庭開銷緊張,不僅吃穿住行都成問題,還欠下了一身外債。揪心無助的吳春慶左思右想,決定回到鎮雄,投身老家鄉村振興熱潮,尋找真正屬于自己的發展機遇。久旱恰逢及時雨,以勒煙葉工作站了解到他的想法后,主動跟他聯系,動員他種植烤煙。經過與工作人員推心置腹的交流溝通,吳春慶了解到種煙效益好、有前途,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種植烤煙。
剛開始他只試種了30畝,毫無底氣的吳慶春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悉心指導他的煙站職工身上。為了保證煙葉質量,他按照技術指導員的要求去認真落實每一項生產技術,年底單賣煙收入就有14萬多元。吳春慶拿到第一筆收入時,他的喜悅溢于言表,激動地斷言“一棵煙就是一棵搖錢樹,一畝煙就是一座小金庫”。吃下“定心丸”的吳春慶,決定逐漸擴大規模,從30畝種植穩定在80畝,年收入達40萬元,他的煙田增收已超出全縣平均水平。在煙葉工作站的扶持下,他成功奔上“致富路”。
致力創新勤鉆研,帶動家鄉發展
吳春慶勤奮好學,愛好創新鉆研,從未缺席一場煙葉生產技術培訓。在煙葉工作站組織的每一場培訓會上,他總是緊握筆本,認真記錄生產要點。在落實種煙科技方面,更是大膽嘗試、勇于創新。他在移栽環節探索制作出的“電動破膜掩土器”,硬是把每畝地的破膜掩土效率提高了10倍左右,大大降低了煙農的勞力成本投入。生產的每個環節,凡是能夠達到減工降本的農機農藝融合的小發明、金點子,他都樂于思考,并率先采用、主動推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通過種植烤煙,他家庭經濟壓力得到了解決。2022年,他還清了外債。而他依靠種煙實現脫貧致富的故事在十里八村廣為流傳,慕名而來和他探討種煙技術的煙農越來越多。短短兩年時間,帶動了周邊20多戶農戶也加入了種煙隊伍,為當地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婉拒高薪守初心,難舍烤煙情懷
今年烤煙賣完后,有老板想以三十萬的年薪聘請吳春慶外出工作,竟被他拒絕了。他說:“是家鄉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是烤煙賦予了我余生的價值,盡管目前還談不上成功,但返鄉創業、發展煙葉產業這條路,我一定會一直走下去!”對于烤煙種植這條致富之路,他充滿了自信與憧憬。他割舍不下這份烤煙情懷,丟不下對家鄉的歸屬,他覺得,種煙依然能致富,又何必背井離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