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村委會副主任、縣鄉村振興人才庫成員、合作社執行經理、煙農……很難想象,這么多身份都是同一個人,他就是云南玉龍縣九河鄉中和村煙農張慶寶。
在村里人眼中,他是帶動大家種煙、大學生;在合作社工作人員眼中,他是能協調各項事務的“多面手”;在當地煙草公司眼中,他是帶動煙農落實各項技術措施的模范;而在他自己看來,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張慶寶在查看煙葉長勢。
用行動帶動鄉親
34歲的張慶寶,年紀輕輕,卻是個有著10年種煙經驗的“老手”了。
“2010年我大學畢業,沒有找到合適的固定工作,就在城里打工,連換了幾份工作,賺來的錢只夠生活開支。后來爹媽身體不好,我回村看他們,就動了在村里找事做,也方便照顧爹媽的念頭。”說起曾經,張慶寶顯得云淡風輕。
2012年,張慶寶開始試種烤煙20畝,在當地煙站技術人員的幫助指導下,他很快掌握了種植技術,當年就賺了4萬多元。“雖然第一年種煙就給我帶來了很好的收益,比我在城里打工好多了,但我們鄉離城近,村里的很多農戶,特別是年輕人都到城里打工了,村里種煙的人也越來越少,我也在想還要不要留下來種煙。”雖有動搖,但張慶寶念及父母無人照顧,還是留在村中繼續種煙。學歷高、學習知識和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的張慶寶,很快便成了村里的種煙能手,并帶動了留在村中的10幾戶農戶一起種植烤煙。
2016年,張慶寶參與組建了九河鄉香柏農業專業合作社,并被推選當了合作社理事。當年,當地煙草公司依托合作社平臺,在九河鄉大力開展了宜煙區域土地流轉工作,同時有效整合了煙葉基礎設施等資源,并推進宜煙區域土地承包經營權季節性地向次適宜煙區職業煙農和種煙能手流轉。張慶寶也承包了80畝土地種煙,率先在其煙田內先行示范開展了全過程機耕和機械化移栽,并全面落實了煙草公司推行的包括秸稈還田、有機肥施用、蚜繭蜂生物防治、農藥包裝回收、生物質能源烘烤等清潔生產技術和土壤保育、農家肥堆捂、平衡施肥、滴灌條件下水肥一體化等綠色生產技術,成了煙草公司推行“公司+合作社+職業煙農”種植主體的典型代表。
“那一年我的種煙效益最好,又動員我們鄉里一些人種煙,還動員了很多不種煙的農戶,加入了合作社機耕、植保、分級等專業化服務隊,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在張慶寶看了,自己日子過得好了就要帶動鄉親們一起過上好日子。
躬下身開拓廣闊天地
2020年,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九河鄉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留在了村里,這時已經是香柏農業專業合作社社長的張慶寶,動員了更多的人在村里種植烤煙,并到合作社就業。也是這一年,他通過考試當選九河鄉關上村村委會副主任,并入選玉龍縣鄉村振興人才庫。
2021年,玉龍縣將原有的6個煙農農業合作社合并成1個合作聯社,張慶寶被選為執行經理。肩負更多責任的他,將足跡延伸到了玉龍縣11個種煙鄉鎮,大力推進了合作聯社專業化育苗、機耕、植保、分級、烘烤、運輸等專業化服務及物資供應、技術培訓、試驗推廣、有機肥及生物質燃料生產經營等業務,促進了全縣4000多農戶在合作社就業。
張慶寶駕駛旋耕機作業。
這一年年底,當地煙草公司提出在九河鄉打造全市第一個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的想法,張慶寶第一時間協調了合作社和九河鄉中和村、龍應村村委會等部門,并在玉龍縣煙草公司、玉龍縣煙辦的通力協作下,流轉土地1326畝。
2022年,示范區投入建設,并引入種植管理水平高、生產技術專業水平強、守法誠信意識優秀的新型種植主體,創新探索一套適合玉龍煙區“整村土地流轉+新型種植主體入駐”的組織模式,解決煙農年齡結構大、勞動力不足等棘手問題。并在示范區內按照“政府十煙草十合作社”的創新模式推進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實現千畝連片規模化生產,為煙農用好田好地種植烤煙提供保障。
“去年我種煙的畝均收入就已經從最初的3000多元漲到6000多元了,今年我在土地流轉區域種植烤煙243畝,全程機械化種植,并將帶頭做好示范區內推進的生產組織模式創新、標準化生產引領、綠色生產技術集成、農藝農機融合、多元產業增收發展、植煙數字化引領六個示范,做好煙農榜樣。”針對下步規劃,張慶寶看向煙田堅定地說:“我們將在示范區全面推進玉米—烤煙、綠肥烤煙輪作,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果蔬、菌類種植等多元化產業,帶動更多的鄉親增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