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部煙葉種植花絮的抖音視頻在中壩鄉煙農中瘋傳。視頻里,從移栽、追肥、揭摸、病蟲害防治和煙葉烘烤、分級等流程,詳細而清晰。
制作這個視頻的是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中壩鄉寶石村大學生煙農徐濤,武漢傳媒學院2017級畢業生,因疫情回家,目前種植煙葉已經三年了。
“初回到家里,父母擔心我的安全,就沒讓我出門!”徐濤說,“最主要是疫情反復,不確定因素增多,外面的工作也不是很好找,還不如留在家里種植烤煙。”
就這樣,徐濤就留了下來,“一是父母親年紀大了,種煙勞動強度較高,種植面積較大,擔心他們的身體吃不消。二是覺得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想利用自己傳媒專長,留在家鄉,發展煙葉的同時為家鄉的土特產拓寬銷路。”
通過近三年的煙葉種植,徐濤已經從當初的大學生轉變為職業煙農了,家里的煙葉面積也逐年增加,今年種植了55畝,目前已經做好了煙葉整裝交售了。
面積的增加,技術提高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煙葉政策利好:鄉政府大戶補貼,土地流轉補貼,煤炭補貼,運輸補貼和多元種植項目補貼……
為提高煙葉種植技術,徐濤每個環節親身參與,開溝施肥,他摸索著開翻耕機。大田管理的時候,正處仲夏,天氣炎熱,徐濤和父母親一樣,脖子上圍一條毛巾,不時地給自己擦汗。駐村技術員感慨:“這孩子能吃苦。”
“這點苦不算什么,我現在最著急的是對煙葉生產方面的知識了解還不夠,我不僅要在煙技員的指導下把煙葉生產環節抓好,我還要知道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不僅煙葉生產,還有天麻種植、蜜蜂養殖技術,這些都是我接下來要學習掌握的范圍。”徐濤坦言。
于是,常常看到這樣的喜人景象。在煙地里,徐濤就拿起煙草種植技術的書研究起來,比對煙葉農藝性狀,病蟲害的防治效果,不時拿起手機,隨手拍,把生產中遇到的困惑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請教微信群里面的老師,亦或駐村技術員來的時候,拉到煙地里一問究竟。
閑暇之余,徐濤還是會弄他的老本行--視頻和直播。在他看來,現在網絡帶貨是熱門,他想利用自己的專長,把煙葉生產全過程拍成視頻,教更多的鄉親們會種烤煙,把家鄉的土特產通過網絡賣到外面去。
國慶節時間,徐濤已經直播了三場,因為粉絲有限,雖說沒賣出多少東西,但也算是有個好的開始。“至少一次比一次進步,后面再好好的研究下,怎么漲粉和提高銷量!”徐濤笑著說道。
當地煙草部門得知95后大學生徐濤返鄉創業的故事后,支持他開展林下天麻、蜜蜂養殖等多元產業,吸納徐濤參與煙葉技術培訓,不定期給他贈送技能書籍……
“下一步,我們將在全縣范圍內,對徐濤這樣的返鄉創業青年進行摸底,為他們搭建舞臺,讓他們更好的施展才華,助力鄉村振興!”房縣煙草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