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太和鎮長樂村,是一個有著800余年歷史的古老村莊,位于桂陽縣南部,距縣城14公里,村口是X060縣道,東與北湖區魯塘鎮鎮村頭村交界,南與清河村相連,西與太和居委會相鄰。至今,村莊內仍完好地保存著古建筑200余棟,是湘南古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2020年,長樂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的“中國傳統村落”。
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488人,耕地面積2300畝,其中煙葉種植面積近2000畝,是近幾年桂陽311個種煙村組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自20世紀90年代初,長樂村就沒有支柱產業,村民們要么是老人守著幾畝稻田過生活,生活貧瘠、日子焦苦,要么是青壯年選擇到附近幾個煤礦挖碳,通過下井出力的方式掙錢補貼家用。到了2010年左右,村里的2000余畝農田無人耕作,曾經聞名湘南的四大名峒“南陽峒”,因為拋荒,成了遠近聞名的“難人峒”。
2016年以后,越來越多的新型煙葉種植主體向長樂村回流,嘗到烤煙產業甜頭后,長樂村的煙葉種植面積也逐年擴大。在烤煙產業的帶動下,形成了集煙稻、蓮蝦、蔬菜、觀光等多元一體的立體農業,如今,已成了桂陽縣西河鄉村振興示范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傳承耕讀傳家祖訓 找準支柱產業“定盤星”
“我們村的百年古居上至今仍懸掛著‘耕讀傳家’的門匾,看著人員外流、田地荒蕪、村莊敗落,感覺還是對不起這傳承了800年的祖訓。”時任村主任的曹威武回憶起當年的場景,這樣說道。
2000年左右,長樂村周邊的礦產業日趨發達,村子附近的礦主為了爭奪煤礦資源開采權,矛盾糾紛時常發生,村里的年輕人爭強好勝,加之外部條件影響,導致整個村子民風不古。2010年以后,周邊的煤礦相繼關閉,失業的年輕人又掀起了一股外出打工潮,土地無人耕種。2005年,28歲的曹威武主動擔當,毅然決然放下自己經營的石墨加工企業和小型水電站,回到村里擔任村干部,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威望慢慢扭轉村里不良的風氣。2013年,擔任村主任的他,想方設法與2013年引進外鄉煙農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進行荒田開墾,由于經濟效益不高,老板來了一批又換了一批,村里的經濟一直不能保持穩定。
2019年起,桂陽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針對太和鎮煙葉種植主體人數少,50畝以上大戶多的實際情況,選派了湖南省煙草商業系統“十優”科技工作者王生才,擔任方元煙站太和收購點負責人。
科班出身的站點負責人加上富有開拓精神的村干部,長樂村的煙葉種植產業迎來了一次跨越式的發展。一方面,站點,科學指導煙農落實煙葉生產關鍵技術。另一方面,在村委的配合下引導煙農向質量要效益、用精益生產降成本,適時指導煙農擴大生產。
“從2019年開始,長樂的煙農戶均收入每年都保持2成以上的增長。”看著現在生機盎然南陽峒,曹威武這樣說道。“以前的田土拋荒,到如今全縣的煙農來找田種煙,長樂能有如今的發展,離不開烤煙這個拴心留農的支柱產業,也離不開縣公司給我們派來的好站長。”
錨定產業發展高地 開創種養結合“生態圈”
慢慢恢復農耕的村莊,給鄉民帶來的希望,也引來了一批熱衷農業的新型“農場主”,在長樂村成立了大大小小數十個專業化合作社。
長樂蔬菜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曹文亮就是其中一位。“現在家鄉的創業條件這么好,國家有這么多優惠政策,與其在外面做點事,不如回來帶動鄉親們一起搞種植,用自己學到的技術回報家鄉。”這位湖南農大的農學碩士,曾經的隆平高科駐菲律賓負責雜交水稻推廣的高管,如今已是太和鎮家喻戶曉的農場主。
“回來幾年,發現村民們的種植煙葉還可以,但是其他作為的種植方式還是過于隨意,要么過細要么過密,沒有把煙草的那套種植技術運用好,輪作產物的產量不高。”曹文亮通過發揮自己的技術專長,在輪作作物品種上下功夫,精選優良品種,精心挑選田塊,避免近緣關系造成病害傳播,帶動水稻、蔬菜、紫云英等適茬作物輪作,改善土壤,提升作物品質。與此同時,他還試點將噴灌設備接到田間,采用機械化作業,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在此基礎上,長樂村村委從湖北引進太空蓮36號在村里試種,確立了蓮子種植、小龍蝦種養立體農業,以“合作社+基地+困難戶”的方式,帶動本村群眾就地就業,年產小龍蝦1萬余斤,生態無污染蓮子1萬余斤,實現了村民穩定增收的目的。
“像我們這么大的年紀,打工沒人要,土地流轉了出去,在自家門口的合作社打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每個月兩千來塊錢,還可以照顧孫子,很幸福了。”正在田間采摘蔬菜的長樂村村民何桐秀說。
抓住西河建設契機 搭上鄉村振興“復興號”
仲夏時節浩渺無邊的碧綠煙海,深秋時節波瀾壯闊的金色稻海,初冬時節悄悄揚起的淡紫花海。四季的自然交替變幻,成了長樂村走秀的T臺。
南陽峒上稻粱肥,豚柵雞棲對掩扉。2022年,長樂村抓住桂陽西河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契機,圍繞湘南四大名峒之首南陽峒的地域優勢,與田土相連的車田村聯合打造2000畝稻田公園,以“烤煙+水稻+草籽花”三季更替為主調,植入文化元素,展現煙海美景、稻田美景、花海美景,展現西河產業風貌。
“現在全縣都盯上了我們這個‘老礦區’,近千畝因開礦和勞動力外流造成拋荒田,現在成了‘香餑餑’,每天都有來村里找田種煙的鄰鄉人。”臨近午飯,村支書曹威武送走了一批咨詢土地流轉的煙農,抽空喝了口水向筆者介紹道。
外在美更重內在美,村民富更重精神富。長樂村以評選為中國傳統古村落為契機,將歷史人文景觀與抗日英雄曹克人故居相結合,推進“文旅農”融合發展,打造集古村觀光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鄉村生態游等功能為一體的山水田園休閑游鄉村旅游帶,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讓我備受鼓舞。如今我們村民的生活正因為黨的好政策得到全方位的改善。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把煙種好,把輪作作物發展好,把村里的集體經濟搞上來。”太和鎮長樂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曹威武說。
采稿結束已臨近傍晚,夕陽的余暉下,長樂村炊煙繚繞,色彩斑斕,一群白鷺結伴盤旋、嬉戲捕食,古村落與新農村相互映襯,一幅美麗的鄉村振興新畫卷躍然眼前。
居于長樂,實能長樂,長樂佳境,幸福未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