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孫悟空’喲,看見我家煙角斑病老火,拿了中生菌素來,喊趁這兩天天晴盡快去打掉。”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寧利鄉孫家村李紅美邊編煙邊和同村的錢開香說道。
“是呀,老孫這個人真的是心里裝的都是我們這些煙農,前天晚上我家烤房控制器突然不運轉了,凌晨1點多打電話,說來就來呀。” 錢開香也隨聲回應道。
煙農眼里的“孫悟空”,正是云南麗江市寧蒗縣寧利鄉片區負責人孫孝應。就因為他,寧利鄉的烤煙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正因為他,煙農們的錢袋越來越鼓了。
孫孝應(左一)在烤房旁指導煙農進行分類編煙。
“老孫這個人,就像‘孫悟空’一樣果斷。我們寧利鄉2005年才在政府的動員下開始種植烤煙,也就5戶人,36畝左右,老孫是第一個站出來的,毅然決然地簽了18畝合同。”提到寧利鄉的烤煙,孫孝孟不禁感慨道,“因為有老孫這樣一些人的堅持,我們寧利鄉烤煙種植面積發展到了今天的4363畝,296戶,相比之前真的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5年,剛開始種烤煙的時候,因為對這個產業不了解,大家都不敢、也不愿意發展,起步挺困難的。”那時的孫孝應也就30歲,也和其他4戶煙農一樣,在種植上是“小白”。“那時我就在想,烤煙比起其他作物,收益高、政策好,不愁銷路,而且這邊氣候條件又適宜,要是能把煙種好,那一定能走出一條致富新路子。”
要想把烤煙產業壯大起來,就得讓烤煙效益看得見,摸得著。為此,孫孝應緊密配合政府、煙草公司,積極學習烤煙種植技術,主動申請擔任小組長,和煙農宣傳政策、指導技術。同時每年帶頭種植烤煙,個人每年烤煙面積平均在30畝以上,成了村里的烤煙種植大戶。標桿樹立起來了,又利用晚上時間積極動員,寧利鄉種煙熱情高漲,烤煙產業得到群眾的認可,助推全村農民收入得到極大提高。2021年,寧利鄉烤煙每公斤均價29.43元,畝產值4344.61元。
眼下正值當地煙葉采收烘烤關鍵期,一有時間,孫孝應就到煙田和烤煙房間穿梭,給煙葉“把脈問診”,給農戶當“參謀”,和煙農認真交流烤煙的成色及烘烤時需要注意的問題。中土庫村煙農夏云凱已經連續種植烤煙15年,以前他家靠種水稻、玉米等農作物為生,收入微薄。在孫孝應的帶動下種植烤煙后,他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他說:“種植烤煙不僅解決了我家小孩讀書的費用問題,我們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很多。”
“原來我種了30畝,今年我擴大到了110畝,而且預計每畝比原來多獲利10%以上,未來我還會繼續擴大規模。”望著碧綠的煙田,煙葉種植大戶邰緒洋笑著說道。
“老孫這個人,也像‘孫悟空’一樣蠻干。以前我們種烤煙是不揭薄膜的,害怕后期氣溫低煙葉田間掛灰,但他就不是嘍,2009年公司的下來指導,他直接就把自己那幾十畝烤煙的薄膜全部撕完。”孫孝孟說。
“近年來,煙農種煙的產前投入壓力太大,有些人是想種煙,但是沒資金,只能 ‘望而卻步’。我們應該和銀行對接,幫助煙農爭取物資貸款,讓他們輕松種煙。”2020年底,孫孝應就和煙站的反應,并和寧蒗縣同心烤煙專業合作社的理事協商。2021年開始,物資貸款覆蓋了所有種煙農戶,有效緩解了煙農種煙的資金壓力。
無論是大棚集中育苗,中耕管理的揭膜培土,膜下小苗移栽,還是引進機器進行機械化種煙,他都是第一個站出來,緊跟煙草公司、時代的步伐,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助推著寧利煙區從傳統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
“烤煙打塘是一個苦計活喲,即使有錢也是很難請到工人,像我們這樣的大戶,更是老火,每年移栽一天拖后腿也就是這個原因嘍。”種植大戶邰緒洋說“但是在老孫的幫助下引進旋耕起壟打塘一體后,理墑打塘就是小事情了,每畝將近可以省4個工,而且質量也有保證!”
孫孝應看著分好的煙,喜笑顏開。
“以前看著地里面堆著的玉米桿就頭大,如果焚燒會被處罰,不燒堆放在那里影響農事操作;村里農戶家養殖家禽、牛、羊等畜禽產生的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也很大,如果用來堆捂肥料,在改善土壤性狀的同時可以提升農居環境。”寧蒗縣2022年“煙田能源循環再利用”項目實施建立了3個不同種類牲畜糞便集中堆捂點,其中孫家村這個示范點是孫孝應主動申請管理和推廣的。這個點在烤煙種植期間輻射周邊500畝的烤煙有機肥替代化肥,把農家肥撒進農田,開啟“農作物種植—養殖—農家肥—烤煙—農作物種植”的種養殖綠色循環發展道路,一舉解決了糞便處理、秸稈焚燒、土壤改良等多個難題。
老孫這個“孫悟空”雖然不會七十二變,但是敢干敢闖,用心用情服務著煙農,也熱愛著烤煙產業。現在走進麗江市寧利煙區,一畦畦煙田里,煙株枝葉舒展、長勢喜人,一排排烤房邊,綠葉變成“黃金葉”,“孫悟空”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