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對區域煙田害蟲的預警能力,我們研發出具有實時監控和遠程識別功能的蟲害自動化測報裝置,實現了對有翅蚜、煙田鱗翅目成蟲遷飛情況的精準識別、自動計數。同時結合蟲害自動監測預警數據和‘天敵’監測數據,開發了煙田蟲害防治的智能化手機APP,可實時指導各產區煙田釋放天敵昆蟲。”日前,在湖南寧鄉市的湖南煙草天敵昆蟲繁育中心,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科研員曾維愛指著架設在試驗田中的昆蟲性誘智能測報設備對記者介紹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為加速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綠色生產體系,近年來,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推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過程中,聚焦“三蟲一病”(小地老虎、煙蚜、煙青蟲/斜紋夜蛾、病毒病)靶標,以做好煙葉健康栽培、蟲害預測預報為基礎,以培育天敵昆蟲、研制生防菌劑為核心,構建了以煙蚜繭蜂為主,蠋蝽、赤眼蜂、異色瓢蟲為輔的“天敵立體防控模式”,組裝集成了“兩蜂兩蟲一誘一紙一制劑”為核心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有了完善的技術體系,更要有高效的技術推廣。為確保綠色防控技術能夠給當地煙葉生產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把科普工作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主動融入“科普中國”湖南行動,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宣傳力量,制作通俗易懂、便于傳播的可視化科普作品,面向社會公眾積極宣傳農業生產技術、綠色防控知識。
從利用煙站課堂、煙農夜校等渠道開展知識宣講,到為煙區群眾印發講解綠色防控技術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天敵昆蟲使用技術手冊》,再到推出《博士在煙田 科普有點甜》系列科普視頻作品以及開展《鄉村振興煙區行》《蟲蟲的世界》等直播活動,在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的積極推廣下,如今越來越多的煙農學習了綠色防控知識,樹立起綠色發展的理念。
“這些年用了煙草公司推廣的綠色防控技術,煙葉生產質量明顯提升,后茬水稻病蟲害發生率也明顯降低了。”近日,在湖南瀏陽市良元生態家庭農場,農場負責人陳子元滿面笑容地說,“起初對于這套技術我們還有些顧慮,但用了幾年之后,不僅煙田的病蟲害少了很多,而且大田管理的成本也降低了。”
陳子元是當地有名的種煙大戶,今年他家一共種了108畝煙葉,在當地煙站煙技員的指導下,他嚴格按照《長沙煙草病蟲害防控建議》放置小地老虎、煙青蟲、斜紋夜蛾性誘劑,并在田間先后釋放了煙蚜繭蜂、異色瓢蟲、赤眼蜂、蠋蝽等天敵昆蟲,不僅煙田蟲害明顯減少,煙葉長勢逐年向好,還節省了一大筆購買、噴施化學農藥的費用。
雖然在陳子元看來,自己只是按照操作要求把加工制作好的蟲卡放進了煙田,“放進去就不用管了”,但實際上對技術研發人員而言,要讓這些天敵昆蟲真正成為煙田中的綠色衛士,他們工作的科技含量可一點兒也不低。
要大范圍應用生物防治,除了探索人工保種擴繁技術,實現天敵昆蟲高效繁殖、商品化供應,制定釋放技術規程、簡化應用操作流程之外,還要將天敵昆蟲防治與控害作物種植、物理誘捕、生物藥劑研制等有效結合,才能達到最佳防控效果。
“我們篩選和種植向日葵、茴香等生態控害作物,實現‘人工釋放天敵+引誘自然天敵’相結合,同時搭配自主研發的新型傳毒性誘捕裝置,形成了完整的‘煙蚜繭蜂+異色瓢蟲’防控蚜蟲技術和‘性誘劑+天敵+病毒’聯合防控鱗翅目害蟲技術。”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主任周世民為記者介紹道。
不僅如此,圍繞煙農關心關注的前茬作物除草劑殘留問題,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近年來還積極開展除草劑殘留風險排雷行動。針對煙稻輪作煙區雜草抗藥性上升、惡性雜草危害加重等情況,他們組織開展煙稻輪作區雜草種群調查及抗藥性監測、高效安全除草劑篩選與應用、雜草生防資源挖掘與開發、除草劑對后茬作物安全性評價等研究,構建了以抗性監測為基礎,以煙、稻安全為目標,以靶標差異除草劑輪用與雜草生物防治為核心的雜草綠色防控技術體系。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與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協調,積極推動煙草與大農業綠色防控有效對接,創新推廣模式,加大與水果、茶葉、水稻、蔬菜等作物綠色防控的聯動,為農業生產撐起綠色防控傘。”展望今后的工作,長沙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副經理何命軍的話語中充滿信心。
湖南煙草天敵昆蟲繁育中心工作人員近日在制備天敵昆蟲培養皿。王經緯攝
蟲害遠程自動化測報裝置可以實現對蟲害自動監測預警數據和天敵監測數據的實時采集。長沙市局(公司)供圖
長沙市局(公司)煙葉生產技術中心工作人員在開展天敵昆蟲擴繁工作。王經緯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