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暖陽普照下的石大山天高云闊,空氣清新,歡樂彌漫。在武家嶺、陳家嶺兩組新煙田開墾主戰場內,操作手戎當峰駕駛著鉤機上下翻飛,不大一會兒,十余畝撂荒地便被開墾出來,帶著濕氣的魚鱗狀肥沃泥土,在陽光折射下泛著金光;三三兩兩的村民一邊清理著雜物一邊談論著今年的收成。能有如此沖天干勁,石大山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常遂峰由衷地表示:“這都是托煙草公司的福!他們出臺的開墾新煙田、大力發展煙葉生產利好政策,為我們村辦了一件大好事。”
石大山,位于河南省盧氏縣官道口鎮,與洛陽市洛寧縣接壤,抗戰時期著名的石大山戰役就發生在這里。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石大山村民雖說勤勞能干,但肥沃寬闊的土地單靠種植農作物,依然不能快速使村民脫貧致富。為了改善這一落后面貌,不少人就選擇了外出務工,大片望天收土地因而被撂荒起來。
為確保石大山村順利實現脫貧致富,常遂峰帶領村委一班人走縣內赴縣外,對脫貧致富冒尖村、典型戶進行了詳細考察,對種植玉米、大豆、紅薯、辣椒等農作物進行了效益比較,他發現凡農作物效益成規模成氣候的地方,大都有得天獨厚的水源條件,而石大山卻處在黃土塬上,水源不足,風大溝深,種植的農作物單產低、效益差、望天收。多頭比較之下,常遂峰一錘定音,要想快速脫貧致富,只有走擴大規模種煙這條路。從2017年起,他就率先開墾了30畝新煙田,加上自家擁有的20畝老煙田,一下子擁有了50畝種煙面積。趕上煙草公司發展50畝以上“小大戶”優惠政策,常遂峰一舉擺脫了貧窮帽子。村支書種煙成了富裕戶,村民戎當峰、李占方、李萬州等農戶也紛紛效仿,流轉土地,開墾新煙田,成了較早一批大戶種煙致富典型。延續至今,他們每年種煙都保持在50畝以上,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致富后的戎當峰,在種好煙的同時,還購置了鉤機、旋耕犁、起壟機等機械,通過農機耕作方便了自己、助力了他人,增加了一份額外收入。李占方、李萬州因技術過硬,還被村里聘為煙葉種植技術員。
在“領頭羊”帶動下,石大山村不少村民紛紛返鄉創業,走上了種煙致富之路。
眼見回鄉種煙戶越來越多,常遂峰等村委一班人便打定開墾新煙田擴大種煙規模的想法,率先在官道口鎮成立了農機合作社,助力村民開墾新煙田。2021年,石大山村開墾新煙田620畝,使該村當年種煙面積達到了2021畝。經過冬前增施農家肥和春起壟,2022年盡管災情不斷,但因有近三成新煙田加持,15個組、103戶煙農不僅百分百完成了煙葉合同交售任務,而且還實現產值796.93萬元,戶均收入達到了7.74萬元。
“煙葉出售完,不少村民紛紛購買新車,裝修新房,為子女添置嫁妝,只待疫情結束,便結婚嫁女,說起種煙致富,大家勁頭十足。這不,入冬以來,不少村民便申請開墾新煙田擴大種植規模,經批準我們村計劃再開墾1200畝,目前已完成了680畝,剩余的520畝,也將在元旦前開墾出來。屆時,我們村種煙規模將突破3000畝大關,明年將向1000萬元產值沖刺。” 常遂峰談起種煙前景時自豪地說。
而駕駛鉤機的戎當峰談起石大山蝶變來更是自豪:“開墾新煙田是一星管二的大好事。一來緊隨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潮流,撂荒地一經開墾,雜草叢生的荒涼景象不見了,塊塊整齊劃一的煙田成方成線,櫛次鱗比,給人帶來了愉悅感,吃了定心丸。二來為來年多種煙、種好煙、多賣錢,提供了在哪兒種煙的先決條件。作為種煙受益戶,我既高興又震撼又感激。相信有煙草部門利好種煙政策,我們煙農的日子將會越過越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