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外漢”到“行家里手” ,從致富能手到鄉村振興“領頭羊”……河南新安縣石寺鎮高莊村裴登文,他的堅韌,他的愛心,他的與時俱進,見證著這位種煙“逆行者”10年煙草種植的風雨之路。
靠著拼勁,成為方圓左近的致富能人
“一沒技術、二沒經驗,你到底中不中?”時間回到2012年,裴登文在煤礦辭職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了煙葉種植。面對別人的質疑,裴登文心里有分寸:中不中,試了才知道!大不了咱長點見識!他跑到附近的種煙大村“考察”,又去村里了解政策,到鎮里的煙站“取經”。一番功課做完后,從村里租來200多畝地,就開始整地起壟、大田移栽、精細管理……在每一個生產技術環節,他都堅決按照技術規程落實到位。忙的時候,他一天都在煙田里度過,炕煙的時候,他掌握的火候比誰都精準。煙站舉辦的技術培訓班,他一次都沒落過;遇到種植難題,技術人員的電話經常被他“騷擾”。到第二年夏,他的200畝煙葉已經長勢喜人,他也因此成為高莊村煙葉種植第一人。
靠著這一股拼勁兒,讓裴登文很快成長為一名技術型職業煙農,自家煙田規模、煙葉質量、收入噌噌往上漲。
溫暖鄉鄰,再賠也不能虧群眾
“老裴做事厚道,對鄉里鄉親也很照顧,這些年我一直在幫他干活打短工,家里的生活條件有改善了很多,真是感謝他!”已在裴登文那里打工6年的老孫高興地說道。種煙以來,因為用工量大,附近的群眾常年靠給裴登文打工,拓寬了脫貧致富的路子。2013年,他種植的110畝煙葉因天氣原因, 有50多畝煙葉發生了很嚴重的病害,導致當年虧損了17萬元。即便是在這種的情況下,裴登文也及時地將30多名干活工人的工資一分不少地發給了大家。用裴登文的話來說,就是鄉親們幫我干活掙的都是辛苦錢,我就是再虧錢,也不能虧著良心讓鄉親們拿不到錢,更不能差鄉親們一分錢。正是有了裴登文這種真心的舉措,每到干活季節,他的煙田里總是有著奔波忙碌的工作身影。裴登文也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我種煙快10年了,每年工人工資差不多需要20-30萬元,不僅解決了村里留守老人、婦女的生活開銷問題,還能帶動鄉親們就近就業,為全村的鄉村振興出一把力。”
發展電烤房,種煙也得緊跟潮流
“電烤房真是好得很啊,真是感謝煙草公司的好政策啊”8月10日全縣的電烤房培訓結束后,裴登文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煙葉烘烤長期以來受勞動力強度大,用工難、用工貴、污染環境等因素影響。隨著近年來,環境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電烤房的投入使用不僅起到了減工降本、提質增效、促農增收的作用,也踐行了煙葉綠色發展的理念。煙葉烘烤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煙農的收益,以往每到煙葉烘烤季節,裴登文就犯起難來,因為烘烤太費工費時,燒火、填煤、整個烘烤季節24小時都離不了人。今年一聽說煙草公司有電烤房的改建計劃,他就積極申請爭取計劃,直到電烤房改建完成,安裝調試完畢乃至于電烤房培訓結束,經過廠家人員一對一實踐教學后,裴登文徹底掌握了電烤房儀器的操控,他開心的笑了,過去幾年一直困擾他的“去哪找好的烘烤師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以這種方式完美解決了,裴登文感慨道“真是科技興農啊,種煙也得緊跟潮流,多使用高科技啊。”
經過近十年的煙葉種植,裴登文目睹著煙葉市場的形勢變化,從一個對煙葉一竅不通的門外漢逐漸進步為懂市場、懂經營的職業煙農,在自己致富的同時,還帶領鄉親們共同走在鄉村振興的致富路上。說起今后的打算,裴登文笑言“活到老,學到老,咱煙葉種植一直在路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