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冬閑,尹貴東又要忙活起來。作為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鎮煙農合作社的簽約機耕手,春耕期間,開著從合作社租賃的拖拉機幫鄉親們翻犁土地,已是尹貴東生活的一部分。
尹貴東家住蒙自市鳴鷲鎮中寨村。前些年,他仗著家底厚種了不少藥材,結果趕上市場行情急轉直下,虧了不少錢。
2016年,為了提高土地耕作效率,降低群眾生產成本,蒙自市煙草專賣局抓住上級的農機補貼政策,支持合作社購買了一批大型拖拉機。為了盤活這些資源,合作社以面向社會租賃的方式將部分拖拉機租給當地的機耕手,并將他們吸納為機耕隊隊員,農忙時集中力量突擊,農閑時讓他們自由發揮。
建水縣南莊鎮菜里沖村干塘子連片地利用冬歇期種植經濟作物。
向合作社租到一臺拖拉機后,尹貴東在完成翻犁任務的同時,還種下了萬壽菊,面積穩定在100畝左右。幾年下來,他種藥材虧本欠下的貸款,只剩20多萬元還未還清。
多年來,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圍繞三農,立足三農,服務三農,在做好政策執行和技術指導的同時,結合各地實際,支持屬地煙草部門實施一系列惠農措施,不斷增強煙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冬閑期間,紅河州建水縣南莊鎮菜里沖村干塘子連片地一派忙碌景象。鄉間小道的路邊停放著面包車、農用車和電動三輪車,300余畝半山坡地里,給甜脆豌豆拉線搭蔓和種洋蔥、白菜的村民抬眼便是。
“往年,這片地收完大春作物后便提前進入冬歇期,小半年的時間,啥收成都沒有。”2022年8月中旬,菜里沖村72歲烤煙種植戶尹小安緊跟節令,在煙葉采烤中期在每株烤煙的根部點播了甜脆豌豆種子。“現在不同了,‘一茬莊稼收兩道’。”尹小安笑著說道。
尹小安說,干塘子連片地雖然土壤肥沃,但彼時因為缺水,打他記事起從未種過秋季作物。
村民尹小安種植甜脆豌豆。
2021年,南莊鎮煙農合作社在建水縣煙草專賣局支持下,在干塘子連片地開挖了3個水池,并接通了管網,將鄰村的機井水引到這里,由此,讓這塊好地在冬季也能種下一茬經濟作物,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村民們實現增收近百萬元。
在服務三農中,紅河州煙草專賣局既注重精準施策,也注重整體推進,點面結合抓好落實。
冬日的暖陽下,建水縣青龍鎮黃草壩千畝高標準農田項目輪作區,去年下半年種下的500余畝紅薯已到收獲季節,如市場價格穩定,每畝紅薯能賣4000多元。
2021年10月,圍繞國家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部署,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在建水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啟動黃草壩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項目累計投入資金592萬余元。如今,該項目成為助力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黃草壩高標準農田建設。
黃草壩高標準農田的前身是建水縣農業部門的一個下屬農場,此前不少區域坡度較大,常年缺水,耕地利用效率有限。2021年2月,青龍鎮煙農合作社在建水縣煙草專賣局支持下,流轉到了這片土地,為建設高標準農田打下了基礎。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深刻調整,加之外出務農村民的逐年增多,走規模化土地流轉、專業化生產組織的路子,是穩定農村農業的好方法。創新農業生產組織方式,是黃草壩高標準農田項目的一個積極探索。
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合作社將高標準農田劃分為耕作區和輪作區,耕作區由合作社種烤煙,輪作區租給商販種紅薯,走“糧煙協同發展”的路子;合作社在當地聘請2支專業化幫工隊全流程參與煙葉生產,并指定2名技術員負責質量管理,解決了管理難的問題;無人機飛防、物聯網蟲害監控、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全面覆蓋該區域并輻射周邊大農業,當地推進“指尖上的農業生產”從理論變成了現實。
“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區烤煙生產的用工開支為100多萬元,均以勞動報酬的方式支付給參與勞作的群眾。”合作社理事長趙云龍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