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交流煙葉生長狀況。潘建國攝
近年來,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煙草專賣局寶山煙葉站探索“人才+烤煙生產”的發展路徑,為烤煙產業增添發展新動能,為助力鄉村振興架起了一座“金葉橋”。
煙站牽頭,搭建“金葉橋”人才庫
“由于長期不合理施肥用藥,現在的土壤容易板結,病蟲害也隨之增多,種出來的煙葉質量受到很大影響,要想徹底扭轉這種趨勢,必須從思想上給農戶灌輸科學綠色的種植方式。”陳彪說。
陳彪畢業于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2020年進入宣威市煙草專賣局工作,目前是寶山煙站“金葉橋”網格型人才庫的一員。他負責在生產周期內,對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包括土壤保育、綠色種植、科學用藥、營養調控等專業知識。每到生產季節,田間隨處能看到這些年輕人才的身影,耐心向農戶傳授經驗技巧,農戶們也親切地稱呼他們為“田專家”。
寶山鎮位于宣威市北部,地處云貴交界,適宜的氣候環境讓這里成為歷史悠久的烤煙種植區。“一開始向農戶們推廣先進生產技藝時還是存在困難,多數農戶種煙已經有十余年,比起科學種植他們更依賴于傳統的種植經驗。”寶山煙站站長郭啟超說:“但是阻力再大也必須做下去,我們要讓農戶掌握先進科學的生產技術,改變原有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幫助他們‘錢袋子’鼓起來的同時,思想上也‘富’起來。”
對此,寶山煙站牽頭,搭建起以縣市下派的專家人才、種植大戶的技術帶頭人、駐村工作隊等力量為主的技術服務平臺,構建由農業技術型、個人創業型、產業帶富型為主要成員的“金葉橋”網格型人才庫,根據生產節令,及時進行技術指導,確保產前有投入,產后有依托,做到人才幫扶常態化。
“以前種煙都是靠‘土辦法’,依賴的也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經驗,知道煙站推廣新技術,一開始還是比較排斥的,郭站長就帶著昆明來的專家到我地里,向我傳授種植技巧。我跟著試種了一年,單株葉片增加不說,烤出來的葉子又黃又亮。”嚴衛國說:“知道這次選拔,我就立馬報名了。”
有著25年種植經驗的嚴衛國是當地一家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一名科技員,在嘗到合理用藥、科學種植的甜頭后,他主動報名了人才庫的選拔,經過層層篩選,被納入“金葉橋”人才庫,成為了一名技術帶頭人。
新老“傳幫帶”,培養青年后備力量
“師父,這個防治措施我掌握的不是很熟悉,麻煩您再給我講解一下。”剛剛參加工作的小李所學專業的是管理學,此前從未接觸過煙葉生產,利用每次下村機會仔細觀察煙葉生長狀況,隨時向帶教師父請教。
“一開始我對煙草知識了解得并不多,師父就經常帶我下鄉,讓我主動和農戶交流,了解他們的訴求。多為農戶想一點,開展工作的難度就少一點。”他說。
為幫助剛進入單位的員工迅速投入角色,掌握崗位必備技能,寶山煙站通過“名師帶高徒”模式,讓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帶領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在煙葉生產的各項領域中“一對一”輔導、“手把手”教學,“面對面”傳授,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才“引擎”。
下一步,寶山煙站將繼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真正盤活引才育才的“一池春水”,真正讓“金葉橋”成為連通農戶與烤煙生產的“致富橋”,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共同譜寫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的美好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