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記者走進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白水鎮巨木村,只見千畝高標準農田整齊連片,機耕路四通八達,溝渠管道交織田間,麥苗小蔥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
“很難想象,幾年前我們這里的田地還是‘支離破碎’,種地全靠肩挑牛拉,村民沒少吃苦頭。”馬學德感慨道。
近年來,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把煙草農業現代化作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完善延伸產業鏈、強化科技賦能,在煙葉種植現代化、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上下功夫,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宜居宜業。
巨木村正是一個縮影。在煙草部門的扶持下,巨木村經過多年發展,煙葉品質不斷提升,同時依托“煙葉+N”特色產業,村民們闊步走上了致富道路。
記者了解到,巨木村下轄4個村小組,海拔1808米,年平均氣溫14.90 ℃,年降水量900~1000毫米,非常適合種植烤煙、水稻等農作物。
“我們一直在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煙葉產業較高的種植對比效益得到了村民認可。”巨木村委會黨總支書記馬學德介紹。
為改善巨木村生產條件,打牢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基礎,2018年起,瀘西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分批次投入資金1000萬余元,建成了一批包括機耕路、現代化烤房等在內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購置了一批輕型適用的農業機械,因地制宜開展了高標準煙田建設,大大增強了巨木村煙葉種植生產保障能力。
“煙草部門多次投入資金對村委會下轄4個村小組的耕地、灌溉、排水、機耕道路等進行建設改造。目前我們村的宜機化面積達到90%,灌溉保證率達到80%,村民的種、養殖業已逐步走上現代化、科學化。”馬學德說。
隨著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完成,巨木村的煙葉產業步入了現代化。從耕地、理墑、打塘、移栽、覆膜到無人機飛防,從煙葉采摘到綠色生態烘烤,煙葉生產標準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現在種植煙葉基本上靠機械化,一點也不累,再加上煙葉種植收益好、帶動力強,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也成為巨木村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馬學德介紹。
此外,高標準農田集中連片后,不僅有利于發展集體經濟,還為村民閑時務工提供了機會。
“我在兼顧自家農田的同時,還可以到村口的產業綜合體務工,每天可以掙個100到200元,年收入在2萬元左右。”這份家門口的工作讓村民馬純濤十分高興。
在此基礎上,2022年以來,瀘西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引導巨木村立足特色,精準發力,把優勢資源轉化為更多優勢產業,建立“煙葉+N”特色產業體系,鼓勵、支持煙農合作社探索“煙葉+多元化經濟作物”發展新模式,形成煙糧、煙果、煙豆等特色產業種植示范區。
在現代化煙草農業體系的持續推動下,如今的巨木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連通各戶,一座座小樓房拔地而起,特色文化墻繪出了美麗鄉村新風貌……正如村民們說的那樣:“產業活了、村莊美了、村民富了,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