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閩北大地的田野已是一派熱氣騰騰的春耕大忙景象。福建南平邵武市茶源村農民吳存春早早開始搶農忙、抓田管、促春耕,信心滿滿開啟新一年“新型煙稻輪作”。
說起老吳的信心,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2021年,茶源村引入“煙后稻制種”,探索煙稻輪作新模式。吳存春便是其中一員,嘗到產業升級的甜頭。去年,南平市第一年推行雪茄煙種植。“雪茄煙+制種”,吳存春對于這“新上加新”的“新型煙稻輪作”,有信心,也存憂心。
良田配良技,家鄉一派好“豐”景
“雖說煙稻輪作也是老生常談的‘天作之合’,但‘雪茄煙+制種’是首次嘗試,所以一開始我是有顧慮的,得虧有專業技術指導。”吳存春說道。
新品種需要新技術,新技術則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的鉆研和探索。
“我們要把頭埋進田里,來抓技術落實。”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劉高峰對自己和技術員都是這么要求的。
邵武煙草為雪茄煙葉種植按片區派駐專業技術員,專門跟蹤種植情況。針對不同生產季節制定詳細的煙農服務手冊,幫助新農藝落地。同時,積極推進農機農藝融合,例如統防統治無人機、深翻起壟拖拉機……讓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成為種地好幫手。
“去年,我制種的農田平均畝產量達到了480斤,”吳存春驚嘆道,“原來不僅只有烤煙與煙后稻適配,雪茄煙與煙后稻也是一套‘黃金搭檔’,每到秋季家鄉都是一派豐收的景象。”
土法變新法,致富笑開顏
傳統的稻谷晾曬需要在馬路、空地上翻曬,不僅需要“看天吃飯”,還存在被蟲、鳥吃等各種可能,易造成糧食損失。面對如此巨量的稻谷,光是人工晾曬就需要花費較大的成本,這讓吳存春犯了愁。
近年來,邵武煙草大力推廣密集式烤房烘干稻谷技術。一座密集式烤房單烤次可烘干3000公斤稻谷,每公斤烘干成本僅為0.12元較傳統晾曬方式可節約0.16元。
如此新舉措立刻吹散了吳存春的擔憂,“現在烘干稻谷的新方法只需裝和卸,待到36個小時后便完成烘干,真是省時省力又省錢!”
但是稻谷烘干了,銷路又在哪呢?
吳存春輾轉了邵武市多個地方,最后在邵武煙草的幫助下與一家優質的種業公司簽下了合同。
“我現在只需要把種子拉到隔壁坊前村‘煙稻產業綜合體’,那里有專門的種業公司經紀人負責收購,去年每斤收購價格有9.5元左右,也比往年自己找的公司要高。”吳存春高興地說。
近年來,福建省煙草專賣局、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煙稻輪作促進增產提質的通知》,通過多項舉措在煙草產區全面推廣煙稻輪作模式,大力促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步伐,探索以煙葉為主的“1+N”農業生產組織模式,突出做到以煙穩糧、以糧促煙,共同助力糧食安全。
如今的吳存春已是村里有名的“百萬種植戶”。他給自己算了筆帳,“我現在烤煙種32畝、雪茄煙種35畝、制種106畝,再加上點養殖的副業,一年毛收入算下來,有103萬元左右。”
據悉,邵武煙草持續推廣“新型煙稻輪作”,2023年計劃推行至5個鄉鎮,覆蓋600余畝雪茄煙田,帶領更多鄉親們端牢致富的“新飯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