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突突突”的發動機聲響,鐵制犁耙翻起道道土浪,休養數月的土地被春耕的隆隆機械聲重新喚醒。
大年初三才過,張一帆春節前跟當地煙農合作社聯系好的一臺大型拖拉機如約而至,機耕手早早在他家的40畝冬閑地中深耕翻犁。居住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向陽鄉阿營里村的張一帆,雖只有47歲卻是個有20多年經驗的老農戶了。他說:“根據大型拖拉機這個作業效率,我家的這片地,不到一天時間就可以全部搞定。”
向陽鄉煙農合作專業化機耕隊進行翻犁作業(陳樂 攝)
張一帆仔細算了筆賬:使用大型拖拉機翻犁土地,畝均減工5到6個,特別是春節期間,請工難、用工成本高,合作社的專業化服務隊幫他解決了大問題。“現在種40畝地,比以前種10多畝還要輕松。”張一帆高興地說。
2019年以來,在瀘西縣煙草專賣局的引導和支持下,當地煙農合作社組建了一支專業化機耕服務隊,為當地農戶提供起壟、打塘、覆膜、中耕等環節的機械化專業服務。
專業化機耕服務隊組建起來后,當地煙農合作社依靠煙草部門的農機補貼資金,陸續購進了6臺大型拖拉機和12臺覆膜機。同時,以“帶機入隊”的方式吸納20多名鄉村機耕手參與進來,在壯大機耕隊的基礎上,為全鄉烤煙種植戶及有需求的村民提供專業化機耕服務。
瀘西縣煙草專賣局在向陽鄉習峨村修建的機耕路(陳樂 攝)
張一帆回憶,以前種地主要依靠人力,為了趕節令,沒日沒夜地干,用工成本又逐年攀升,種植規模始終在10多畝徘徊,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收入有限。現在只需要在手機上一鍵下單,煙農合作社的大型拖拉機、覆膜機、中耕機等各類機械輕松到地服務。
向陽鄉習峨村的村民王學玉也有一件高興的事:去年,瀘西縣煙草專賣局向上級申請資金1200萬余元,在向陽鄉建設了41條機耕路和3條排洪渠,受益面積9600畝,王學玉家的30畝地也在受益之列。從今年起,王學玉和村里的鄉親們將一同享受到農機耕作帶來的便利。
在上級支持下,瀘西縣煙草專賣局計劃于2024年在向陽鄉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對規劃區內的2850畝地塊進行土地整理、管網水池修建和農機農藝一體化改造。張一帆和王學玉的土地也在規劃區域內。屆時,當地農用機械運用更加便利,農戶種地將更加輕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