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起過壟的煙田邊,一個中等身材、敦實老成的中年男子在聲情并茂地講解,20余名紅男綠女圍攏在男子身邊仔細聆聽,時不時發出幾句提問,一問一答中間或傳出朗朗笑聲,空曠的田野立馬成了歡樂的海洋。
這是2月3日上午,發生在河南省盧氏縣木桐鄉張家村張家組煙田地頭的一個熱鬧場景。
經詢問得知,居中講解的中年男子叫曲根令,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農民,也是種植煙葉逾20年歷史的鐵桿煙農,同時他還是本組、本村、本鄉乃至全縣赫赫有名的煙葉烘烤“大拿”,更是納入全縣鄉村實用技術人才師資庫的鄉土技術人才。他講解的內容,正是當下煙田整地起壟急需落實的實用技術。而圍攏在他身邊的一群紅男綠女,既是他的同鄉,也是今年準備種植煙葉的煙農。
“年罷節未罷,大伙兒可能還沉浸在過年氛圍中,今年立春早、氣候暖、天不寒、地未凍,正是整地起壟好時候,俗話說時令不等人,及早動手忙春耕,才是咱煙農的正道事。我先講講常規技術,大伙有啥疑問,都可以穿插說道說道。”扯罷家長里短,談笑完過年期間的新鮮事后,曲根令轉入正題,算是給田間地頭培訓會開了場。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煙葉也雷同種莊稼,施肥很有講究,要有機無機相搭配,底肥、葉面肥分環節分時段上,數量施入有比例,氮磷鉀配比要合理。用多用少,怎樣用,什么時候用,大家都要知曉,一定要按煙草公司出臺的施肥規程辦,可不要別出新裁,更不能偷工減料、偷梁換柱。人騙地一回,地誆人一年。”曲根令說。
“這起壟更有講究。要講究橫平豎直,平地、坡地各有各的起法。坡地既要橫起壟,留住雨水不流失,進而保證肥力不流失,還要方便排水,避免雨季來臨時出現澇災。當然,最為關鍵的是不要起甜壟,甜壟就是不施任何底肥的起壟,有人說移栽后或旺長期追施同樣管用,試想蓋上地膜后還能做到嗎?加上生產一環套一環,到那時還能否抽出空閑時間做這些事嗎?”曲根令說。
“第三件事,就是起壟時間問題。冬、春兩個季節起壟都可以,但最好還是冬起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墑作用。像去年是暖冬,煙田一直未上凍,也沒有過多雨雪,不少人聽話不偷懶,起了七八成壟,立春后完成掃尾工作,既輕松又實用,這樣做好得很。希望今后大家要學習要堅持,技術加管理做到位,長不出好煙才怪哩!”曲根令說。
“嘩嘩嘩!”三講過后,掌聲響徹地頭。
不知不覺半個鐘頭過去了。大伙兒意猶未盡,纏住曲根令問東問西,還要他親自做個起壟示范看看。曲根令一一照做后,大伙兒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培訓散會后,種煙戶曲小鳥一路小跑回了家,扛起鋤頭就往煙田里跑,他要照曲根令說的做的趁熱打鐵試一試,把他多年都未糾正過來的陳規陋習給改正過來。
微宣講規模看似不大,但卻解決了大問題。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過后,盧氏已經召開近500場這樣的微型地頭會、院壩會,收集合理化建議100余條,解答煙農提問上千人次,贏得煙農好評如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