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響,萬物長,又到一年春耕忙。
福建南平邵武的田間地頭,農民正搶抓農時,施肥、蓋膜、移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新一年綠色生產工作也拉開序幕,為農田撐起“保護傘”。
“小蟲子”發揮生物防治“大作用”
正當農田里的蟲子們耐不住寂寞,準備冒出頭感受春光,有一批“害蟲克星”也在“醞釀”出擊。
一大早,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試驗推廣站的實驗員羅會坤趕到古山村的蚜繭蜂繁育基地,他仔細觀察玻璃保種房內,煙株葉片背面僵蚜的數量,并記錄,在筆記本上。
“目前我的任務是調控好玻璃保種房的溫度,培育盡可能多的蚜繭蜂,確保四月初有足夠數量的僵蚜。”羅會坤介紹。
蚜繭蜂通過寄生蚜蟲產卵形成僵蚜,從而減少蚜蟲數量,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閩北冬季氣溫低,蚜繭蜂自然條件下越冬困難。為有效防治蚜蟲,需人工繁育蚜繭蜂,春季投放田間。
沿山鎮古山村蚜繭蜂繁育基地內,實驗員在記錄僵蚜數量數據。
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沿山鎮古山村建設占地12畝的蚜繭蜂繁育基地,每年為10萬余畝煙田和2萬余畝其它作物提供僵蚜,防治蚜蟲,為農民解憂紓困。
此外,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還開展蠋蝽治蟲試點,推廣太陽能殺蟲燈、黃板、性誘劑等物理防治技術使用,有效減少農藥使用,改善農田生態環境,也為農民省時省力、降本增效。
“舊地膜”回收煥發農田“新面貌”
造粒廠工人在用廢舊地膜制作再生塑料顆粒。李友懷供圖
大埠崗鎮河源村下嶺的地膜回收造粒廠內,工人把廢舊地膜裝進機器里,不久一袋袋再生塑料顆粒,就被打包整齊地堆放起來。
今年是這個造粒廠運行的第7年,也是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開展地膜回收工作的第7年。
“沒有開展回收工作前,田里用過的農膜到處都是,有的掛在樹上,有的飄在河里,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造粒廠負責人吳先斌介紹。
最初,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出臺補貼方案,引導農戶把地膜出田后集中,運送至造粒廠。隨著發展,地膜回收也從邵武推廣至整個南平。
如今,每年全南平市煙田廢舊地膜都將運輸至邵武造粒廠處理。該廠產能一年能到達1000噸再生塑料顆粒。2016年以來,開展地膜回收32.6萬畝,實現煙田100%覆蓋,累計回收再利用地膜0.75萬噸。
除了地膜回收,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還開展稻草溶田、施用白云石粉、商品有機肥等措施,推進土壤保育,改善農田土壤條件。2016年以來,累計開展煙田輪作10.4萬畝,稻草溶田9.8萬畝,施用白云石粉6.3萬畝,累計在32.6萬畝煙田施用有機肥1.78萬噸。
“我們將始終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走綠色生態、安全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鼓起煙農‘錢袋子’的同時,守好閩北的綠水青山。”邵武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何躍興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